老人喃喃的道谢,从随身的包袱里掏出一个搪瓷茶缸想要点水喝,这个缸子让我们吃了一惊,班驳的缸体上一行红字还可以辨认献给最可爱的人!
我这个哥们是不折不扣的将门之后,他祖父是55年授衔时的少将。
看到这个缸子出现在这么个老年乞丐手里让我们很纳闷,朋友迟疑地问老人这缸子哪来的?
老人喃喃的说:&ldo;是我的,是我的,是发给我的。&rdo;
我们都觉得不可思议,朋友说:爷们,你过来坐,你过来坐,咱爷三唠唠。
老人说不用不用。
我起身把老人扶到我们桌前,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段对话&ldo;老爷子,你参过军?&rdo;
&ldo;是呀是呀,当了年兵哩!&rdo;
&ldo;您老是哪里人?&rdo;
&ldo;安徽金寨的。&rdo;
&ldo;哪年入伍呀?&rdo;
&ldo;46年,就是日本投降的第二年。&rdo;
&ldo;您参加的是哪只部队啊?&rdo;
&ldo;新四军六师,就是后来的华野六纵。&rdo;
&ldo;您还记得你们纵队司令是谁吗?&rdo;
&ldo;王必成啊,打仗是好手啊!&rdo;
老人语言含糊不清的念叨起来,我和朋友都默然了一个来自乡下的老农显然不会知道这些已经逐渐被人们淡忘的历史,这是支我军历史上的英雄部队孟良崮上,张灵甫被这支部队击毙,使该纵队一战成名。
我们给老人夹菜,倒酒,继续我们的话题&ldo;后来还参加了抗美援朝?&rdo;
&ldo;是呀是呀,美国人的飞机厉害呀,我就是在朝鲜受伤后才复员的啊!&rdo;
&ldo;那您参军年应该是干部了,怎么是复员呢?&rdo;
&ldo;没有文化啊,当不了干部。&rdo;
看见我们狐疑的神色,老人着起急来:&ldo;你们两个娃不信吗?我有本本的,有本本的!&rdo;
老人慌慌地在怀里摸出一个包得很仔细的小布包打开来,两个红色塑料皮的小本,一个是复员军人证书,另一个是二等残废军人证书。
老人慢慢卷起左边的裤管,我看见了一条木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