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象征着大明天子的大旗出现在前线,激励得前线的明军士兵士气仿佛都要爆炸一般炸裂的时候。
两个炮旅,七十二门四寸长管榴弹炮、二十四架十二联装的火箭发射车几乎在同一时间刚熬出了咆哮。
炮弹和火箭呼啸着扑向了前方的清军的阵地。
转瞬之间。
清军前沿阵地的中路,火光四射,爆炸扬起了烟柱。
与此同时。
负责指挥第一波攻击的是近卫兵团步兵3旅的旅长周济棠。
这也是一位参与了巴淡岛之战和兰芳之战的老兄弟了。
他此时就在一道胸墙之后,在听到炮声响起的时候,手上的望远镜都为之一抖。
在胸墙后的的士兵和军官们也从胸墙后探出脑袋,展望炮击的效果。
清军阵线的中路,是炮火主要集中的区域。
那七十二门大口径榴弹炮发射的榴弹落在了这一片区域。
猛烈的爆炸声让所有的八旗兵趴在了战壕上不敢抬头,偶尔有落在战壕里面的炮弹,瞬间就能带走好几名八旗兵的性命。
对于清军来说。
如何躲避炮轰是救命的本事。
因此清军这边也发展了“土工作业”的本事。
挖掘战壕、避弹坑等,在保命的问题上,哪怕再地道的八旗兵都不敢三心二意。
不过明军发射的不只是炮弹。
火箭弹呼啸声传来。
这一次落在清军阵地上的,是冒出了滚滚浓烟的烟雾弹。
瞬间。
整个战场前沿就什么也看不见了。
此时已经抵达了更加靠近前线的不列颠洋顾问团们纷纷举着望远镜看去。
“爆破弹、烟雾弹,接下来应该就是士兵突击了!”
乔治。斯当东想道。
他看的很认真,毕竟。不列颠人也要学啊。
不学可就落后了。
而此时的周济棠见到清军阵地已经被浓烟笼罩,就猛然挥手:“掷弹兵!上!”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
尖锐的唢呐声想起了起来。
刺耳的号声响动之后。
五百名的明军掷弹兵从胸墙的后米饭翻了出来。
这些掷弹兵装备的全部都是线膛枪和手榴弹。
掷弹兵其实只剩下名字是掷弹兵了——确切的称呼应该是步兵旅突击兵。
因为最初的明军掷弹兵为了能尽可能的把手榴弹投得更远,所以选用的都是身高体壮的汉子。
而且掷弹兵在投掷了手榴弹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