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苏墨成功登上高位之后,他深知稳定局势乃是当务之急。
治大国如烹小鲜,每一个步骤都必须循序渐进地推进。
因此,苏墨先采取的行动便是牢牢掌控全国的军队力量。
毕竟,在这世道之中,唯有手握军权,方可拥有真正的话语权和决策权。
政权是打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
与此同时,苏墨也开始有条不紊地推行精简吏治的改革措施,并逐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官员考核制度。
通过这种方式,他能够选拔出一批德才兼备、清正廉洁的官员,为国家的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不仅如此,苏墨更是将工部,从原有的体系中独立出来,并赋予其全新的名称。
科学院。
而且,把匠籍这个东西取消掉了。
工匠不仅每个月足额放月供,他们的后代,不用继续做工匠,以后也可以科举入仕,入朝为官。
这一举措,让所有的工匠直接跪地给苏墨磕头。
他们以前,做梦都没想到,会有这个待遇。
后来,苏墨凭借着自己前世所积累的渊博知识,精心挑选并写下了一系列适合当下国情的研究项目。
把一些这个时代的人能理解的东西,交予科学院的学者们去深入探究。
而他自己,在空闲时间,也会带人研究一些前的项目。
这些研究课题涵盖了众多领域,例如蒸汽机的研、水泥的制造工艺、优质无烟煤的开采利用以及高效制盐方法的创新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此前向乾景帝提出的那项不种粮食的灭国策,苏墨直接选择了放弃。
在苏墨看来,如今自己已然掌握了更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完全可以凭借强大的武力优势轻松碾压周边的两个敌对国家。
与其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去执行一项专门针对百姓的战略计划,倒不如将资金投入到诸如修建水泥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当中。
展大乾,共同富裕。
以后,大荣和大离的百姓,也会是大乾的子民!
乾景帝一直以来都心怀不轨地想要看苏墨出丑。
但令他始料未及的是,尽管苏墨顶着众多大臣们强烈的反对之声,毅然决然地推行了一连串看似荒诞不经的决策。
然而结果却令人瞠目结舌。
大乾竟然呈现出蒸蒸日上、繁荣昌盛之势!
特别是在军事方面,短短数月之间,全国范围内的军队均已被苏墨委以心腹之人加以接管掌控。
至此,苏墨在朝中的地位已然坚若磐石、难以撼动。
而在民生领域,得益于苏墨所颁布实施的一系列政策,百姓们的生活亦是充满勃勃生机与无限活力。
不过,唯独有那么一群人对苏墨感到不满,那便是商人阶层。
苏墨,把商税看的异常的重要!
要知道,往昔之时,所谓的商税不过徒有虚名罢了。
虽说名义上宣称要向商人征税,可实际上每年真正能够纳入国库的银两数额,甚至连国家财政总收入的十分之一都达不到。
但如今情况截然不同了,苏墨将整治商税视为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