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事不过三,尾声(2)
&esp;&esp;季辞的病房门口,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了好几组白大褂,从白发的博导到科室的骨干,再到一群实习的医学生,浩浩荡荡,摩肩擦踵,谁也不肯错过这个重大的历史性时刻。
&esp;&esp;他们的论文快要写成了!
&esp;&esp;据说季辞当时入院,险些引发了各科室大打出手,神经、脑外、眼科纷纷表示应该由自己来牵头,开玩笑,这哪是一般的疑难杂症,是一篇即将新鲜出炉的《柳叶刀》。
&esp;&esp;最终貌似谁也没打赢,他们共同组了一个专家小组来联合会诊,各显各的神通。
&esp;&esp;程音原本还担心,不知该以哪种面目与季辞相对,如此看来,她的担心纯属多余。
&esp;&esp;根本她连挤都挤不进去。
&esp;&esp;“你是家属?”一个同在人群外围的医学生问程音。
&esp;&esp;是呢,直系家属,住院都是她签的字,程音微笑:“不是,看个热闹,怎么这么多人?”
&esp;&esp;这种问题,一般情况下医生不会回答,不过程音面善,长得又美,那个学生难免多聊了几句。
&esp;&esp;病人的脑神经严重受损,且送医时氰化钾中毒,深度昏迷了半年,现在醒了,状态很好,神经干细胞移植大获成功。
&esp;&esp;醒了。状态很好。
&esp;&esp;程音听到了关键词,心中顿时宁定,她笑着向对方道了声谢,转身离开了人群。
&esp;&esp;得到答案就行,不必亲见。
&esp;&esp;至于手机里,大师兄给她发的语音,春晓姐给她发的信息……一律不看不听,不见为净。
&esp;&esp;他和她,内心都像地震后的废墟,需要静置,沉淀,挖掘,重建。
&esp;&esp;后一周程音找了个机会,到上海去出了个长差。
&esp;&esp;尹春晓现如今已经叛变,每天跟大师兄一起责骂她冷血无情——倒是某个真正冷血无情的女人,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程音的症结所在。
&esp;&esp;熊医生:“你在后怕。”
&esp;&esp;怕一切是梦,醒来时他已不在。怕未来生变,噩运又再来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