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没想好如何面对。
几日后,凉州使团又一次来到秦州官府的大堂。为首的官员换了一个,但宣读的文书仍是熟悉的手笔。而花继绝本人不能久立,便只在角落里坐着旁观。他衣裳裹得严实,几乎看不出什么伤。
这次凉州的文书与以往大同小异,只加了一条允许大舜插手凉州吏治,派驻专人监察凉州吏员,并将凉州低层官员的处置权交予大舜。
只有陆子溶看得懂这条款中的深意。孔义如此识相,他也不刻意为难,立即道:“陆某日夜盼望九州一统,如今凉州归附,舜人无不欢喜,此为第一要事。至于细枝末节,大舜有大国风范,不会与子民争毫厘之末。”
“制盐本为民生之术,不该私藏。但凉州世代以此为生,轻易传授会断了自己的活路,陆某明白。待凉州归附后,便令其余各州向凉州输送农渔用具,以换取制盐之法。凉州临海且多荒地,百业并举方能富庶。”
“若诸位觉得陆某的法子可行,今夜便歇在秦州,给我们一夜工夫草拟细则。待明日打扫殿宇、礼数齐备,便可签订盟书。”
对方使者道:“陆太傅的法子自是对凉州好的,但一夜会不会太匆忙了,也可以改日……”
“不必,”陆子溶沉声道,“一夜足够了。”
他深知现在必须速战速决,拖到石寅反应过来,这事就成不了了。见他坚持,凉州人遂答应下来,只是陆子溶在经过门口时,听见一声低低的:“陆先生。”
他浑身一僵,侧目看过去,傅陵那块蒙眼布定定地望着他。他宛如针刺,瞬间别过头,吐出冰冷不自然的一句:“有事?”
对方明显呼吸一乱,随后只是沉默。就在陆子溶将要提步时,突然颤抖着话音道:“明日之后……”
犹如碎石漪水,陆子溶心绪繁乱,于是抛出冠冕堂皇的一句:“明日之后使团即刻返京,凉州的事不宜再拖。”
说罢他径自离开。
他对傅陵说过的刻薄之语很多,不多这一句了。
作者有话说:
更新时间同昨天
第84章
回屋洗了把脸,陆子溶便去书房研读凉州呈交的文书,草拟修改和补充的条款。才写没几行,今日一定会来的人便来了。
见石寅坐在下首,陆子溶点了点面前一张纸,“这是凉州人的原稿,石司长也可提些看法。”
至于采纳与否,自然是他陆子溶的事。
石寅猛地一拍桌子,倏然起身,“陆太傅,我石寅官位不及你,可你若硬要如此,我们不是没有办法!你若不肯收手,那就鱼死网破!”
陆子溶并未抬头,写完一句,搁笔啜了口茶,抬起眼皮,“你如此年轻,便已坐到齐务司司长的位子,想必尹丞相待你不薄。”
顿了片刻,他缓缓靠在椅背上,眸光沉静如水,“但你可曾想过,尹丞相现今多大年纪?”
石寅盛怒的表情顿时僵住。
“你可曾想过,陛下多大年纪?你我多大年纪?六殿下多大年纪?”
石寅身体微颤,眉毛拧起,额角渗出冷汗。
见对方不答话,陆子溶也不着急,拭去唇角水渍,继续写起了他的文书。
片刻之后,石寅似乎终于想好了,慢吞吞挪到桌前,接过那份文稿,小心道:“下官……想要修改几个细节,请陆太傅允准……若是这样拿去,丞相大人恐怕要生吞了我……”
陆子溶点点头。待他修改后扫上一眼,石寅只是把表面风光给了舜朝,却并未伤及凉州的利益。
他知道石寅并非愚蠢,只是一路受尹必提携,从未想过其它的可能——
十年二十年后,皇帝和尹丞相或许都垂垂老矣,他石寅还能靠谁?六皇子才是唯一可能的储君,而六皇子的师傅也只有陆子溶一人。
他不要求石寅现在就投靠他,但至少,得让石寅不愿得罪他。
石寅垂着头问:“回京之后……陆太傅可否引下官觐见六殿下?”
陆子溶唇角微挑,“以石司长的职级,本就可以自己递帖子。至于六殿下见不见你,陆某也不能完全左右殿下的心思。”
这便是答应了。陆子溶说罢开始润色文稿,这颇费工夫,他在屋里坐到约莫二更天,忽听外头传来接连不断的重击声。
“砰——砰——”
很快添上窸窣人声,仿佛刻意压低,听不清说话的内容。陆子溶想起凉州使团就住在这附近,不敢不管,便召来怀忧询问。
怀忧道:“是使团的住处,不知出了什么事,一群仆从聚在那里,鬼鬼祟祟的。”
陆子溶决定去看看。他循着声音来处,停在一间屋子前,压低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