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春日,阳光暖煦,繁花似锦,处处洋溢着蓬勃生机。皇宫之中,小宝在御书房内处理完政务,闲暇之余,听闻苏瑶收养了一个天赋异禀的小女孩,不禁好奇心大起。小宝自幼与苏瑶情谊深厚,对她的种种经历皆十分挂怀,如今得知她收养了如此特别的孩子,便决定宣她们入宫一见。
苏瑶收到圣旨后,心中既为明月感到欣喜,又不免有些担忧。欣喜的是,明月能有机会踏入皇宫,见一见这大唐最尊贵的人,这对她的成长无疑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担忧的则是,皇宫规矩森严,生怕明月一时紧张,有所差错。于是,苏瑶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更加悉心地教导明月宫廷礼仪,从行走的步伐、站立的姿势,到说话的语气、行礼的规范,无一不反复演练。
终于,到了入宫的那天。清晨,天色尚有些朦胧,明月便在苏瑶的催促下早早起身。苏瑶亲自为明月梳妆打扮,她为明月挑选了一件淡粉色的绫罗长裙,裙摆绣着精致的牡丹花纹,领口和袖口镶着一圈雪白的兔毛,显得既端庄又不失少女的灵动。头发则精心梳理成双螺髻,插上一支温润的白玉簪,再配上一对珍珠耳坠,整个人看起来清新脱俗,又透着一股典雅之气。
“明月,今日入宫,切不可慌张。无论遇到何事,都要保持镇定,按照我教你的礼仪行事。”苏瑶一边为明月整理着衣衫,一边轻声叮嘱道。
明月紧张地点点头,双手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角,说道:“姐姐,我会记住的,可我还是有些害怕。”
苏瑶微笑着握住明月的手,安慰道:“别怕,有姐姐在。小宝陛下为人宽厚,他只是想见见你,你只要展现出真实的自己就好。”
在苏瑶的安抚下,明月的心情渐渐平复。两人乘坐马车,朝着皇宫缓缓驶去。一路上,明月透过车窗,好奇地张望着外面的景色。随着距离皇宫越来越近,街道两旁的建筑愈发宏伟壮观,行人也都显得格外恭敬。
当马车停在皇宫的朱雀门前时,明月只觉眼前的景象震撼无比。高大巍峨的宫门,朱红色的大门上装饰着一排排金色的门钉,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门口的侍卫身着华丽的铠甲,手持长枪,身姿挺拔如松,表情冷峻严肃,让人望而生畏。
在太监的引领下,苏瑶和明月沿着长长的宫道前行。宫道两旁,是连绵不绝的宫殿,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尽显皇家的奢华与威严。明月努力抑制着内心的惊叹,小心翼翼地走着,每一步都严格按照苏瑶所教的礼仪,步伐轻盈而稳健。
终于,她们来到了御书房。门口的太监通报后,便示意她们进去。明月深吸一口气,跟随在苏瑶身后,缓缓走进御书房。
御书房内宽敞明亮,四周摆满了高大的书架,上面摆满了各种书籍。房间的正中央,摆放着一张宽大的书桌,小宝正坐在书桌后面,手中拿着一本奏折。听到脚步声,小宝抬起头来,目光落在了苏瑶和明月身上。
苏瑶拉着明月,来到小宝面前,两人同时屈膝跪地,行了一个标准的大礼。明月虽紧张得心跳如鼓,但仍强自镇定,动作一丝不苟。
“起来吧。”小宝微笑着说道,声音温和而亲切。
苏瑶和明月站起身来,明月微微低着头,不敢直视小宝的眼睛。
“苏瑶,许久不见,你一切可好?”小宝看着苏瑶,眼中满是关切。
“多谢陛下挂念,臣女一切安好。”苏瑶恭敬地回答道。
小宝点点头,将目光转向明月,仔细打量着她。明月身着淡粉色长裙,身姿亭亭玉立,面容清秀,眼神中透着一股灵动与聪慧。尽管她努力保持镇定,但微微颤抖的双手还是暴露了她内心的紧张。
“这就是你收养的那个孩子?”小宝问道。
“正是,她叫明月。”苏瑶连忙介绍道,“明月,快见过陛下。”
明月再次屈膝行礼,声音清脆却又带着一丝紧张:“民女明月,见过陛下。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小宝看着明月,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不必多礼。抬起头来让朕看看。”
明月缓缓抬起头,目光与小宝的目光交汇。小宝看到她眼中的紧张与好奇,心中不禁觉得有趣。
“听说你天赋异禀,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小宝问道。
明月微微红了脸,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道:“回陛下,民女只是略懂皮毛,还需不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