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行如隔山!
别人不清楚,程大仁等人,作为资深的业内人士,是非常明白君子喻于玉,这句话说包含的内容的。
古代文人墨客所说的玉,也就是今天的和田玉,其他的玉在当时是不受重视的。
在当时也就只有和田玉,备受文人墨客所推崇,毫不吝惜笔墨与华丽的辞藻,大家的赞美。
君子比德于玉说的是和田玉,羊脂白玉中,最顶尖的三种玉。
五德玉,九德玉,和十一德玉,对应着君子身上的应有的,种种完美的品质!
玉之五德谓之曰:仁,义,礼,智,信。
玉之九德谓之曰:仁,义,礼,智,信,天,地,道,德。
与之十一德谓之曰:仁,义,礼,智,信,天,地,道,德,忠,乐。
也就是玉料本身应该具有的是一个美感!
“仁者,精光内蕴,观其光者,垢灭善生,敬仰之心也。”
“义者,廉而不锐,圆融无碍也。”
“礼者,佩之坠下,自卑而尊人也。”
“知者,缜密如栗,自知者明,己严外宽也。”
“信者,乎伊旁达,触照其身,莫不安乐,不生疑惑也。”
“天者,气如白虹,度量如海也。”
“地者,精神见于山川,自然中自然相,返朴归真也。”
“道者,其质纯洁,犹如雪山,虽入淤泥,清净无染,人所共修也。”
“德者,玉璋特达,规矩方圆,不浮不沉,静而无躁也。”
“忠者,瑕不掩瑜,瑜不掩瑕,表里如一也。”
“乐者,扣之声清悦耳,身心安定也。”
然而真正想要聚集这些美感的玉却并不多,身上能够聚集三五种,已经是上上之选。
七八种也不是没有,都是价值连城的宝物!
然而严格按照五,九,十一这种的玉却是少之又少,剩下的聚齐五德,九德,的玉都称之为,次五德,次九德。
聚集的德越多,品质越良好,价值自然也就越高,不过像,仁义礼智信天这种六德玉,聚齐的品质比五德玉多一德,但在品质上,较于五德却差了一筹。
也只有,仁义礼智信天地,七德玉会强上五德玉,之后便是九德玉,然后是十一德玉。
这十一德之玉,便是传说中的美玉,传言能够孕育天地之灵!
其中和氏璧就是一块美玉,与随侯珠齐名,为天下所共传之宝,并称春秋二宝。
也难怪郭淮会不讲规矩,想将这玉石拿下,原来是郭淮觉得这玉石里头的是玉中之极品!
真不知道,郭淮是怎么看出来的,当然若是怀疑,便值得赌上一把,要是赌赢了,那就不消多说。
输了权当是疯狂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