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霁自认自己的逻辑没毛病。
卫瑜:“……”秦霁这张嘴里总是能吐出些奇奇怪怪的道理来。
“老伯,您说望县有放风筝的传统,那是不是还有什么活动之类的?”秦霁兴奋地搓了搓手,感觉可以带卫瑜去玩诶!
卖风筝的老伯摆了摆手:“大家自己放着玩,图个乐子罢了,没什么活动。”
都是普通百姓,谁有那么多的闲工夫来专门组织一个放风筝的活动?那得是有钱的人才能玩得起的。
“其实望县水运发达,若是组织起一个风筝节什么的,吸引周围几个县的人都来参与,也能牟取些利润。”卫瑜道。
秦霁眼前一亮:对啊!要想富先修路,望县的路都有了,发展一下旅游业很科学的嘛。
“这位公子有何想法?”一个身穿深青色麻衣的中年男人听到了卫瑜说的话,大步上前,“在下莫知谦,敢问公子姓名?”
卫瑜淡淡道:“卫流光。”
“你也觉得流光说得有道理是吧?”秦霁很欣赏这个人,有眼光。
莫知谦被秦霁逗得大笑起来:“对,卫公子说得的确很有道理。”
秦霁心说那是。
“两位公子是从外地来望县的吧?要是不急着离开,不如我请二位到茶楼坐一坐,顺便还想请教一下卫公子关于组织一个风筝节的想法。”莫知谦拱手道。
秦霁和卫瑜对视一眼,卫瑜朝秦霁微不可察地点了下头。
“那就叨扰了。”有人请客,不去白不去。
而且……这个莫知谦很有可能就是望县的知县,莫平。
秦霁自己和卫瑜出门在外便是以字代名,别的人会这么做也不奇怪。
主要是别的人就算是对卫瑜的提法感兴趣,也不至于还要请他们到茶楼坐下慢慢说,这坐下来谈,可就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得清楚的了。
莫知谦找了一家位置不错的茶楼,二楼的雅间一一隔开,还能看见窗外的大街小巷。
“几位客官要点什么茶?”小二热情道,“我们店里有上好的碧螺春和猴魁。”
莫知谦自然是将选择权交给了秦霁卫瑜,做东的不可能自作主张。
“碧螺春就好,多谢。”卫瑜点了单。
“好嘞!几位客官请稍等!”店小二去泡茶,将雅间留给了三人。
“方才卫公子说的风筝节,可有什么具体的想法?”莫知谦开门见山,没有半点客套的。
卫瑜也不跟莫知谦废话,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要组织大型的活动,由官府牵头自然是最好不过的,这样才能最好地发动人们参与到其中,最好是能够和周围的几个县共同合作,将活动的规模做到最大。”
秦霁道:“其他县的人到望县要住宿吃饭,这便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而对于风筝节本身来说,百姓可以做的也很多,除了顺应时节摆摊,卖风筝,也可以卖其他的东西,特别是只有望县有,而别的地方没有的东西。”
他虽然没有治国理政的天赋,可是他在现代社会有不少吃喝玩乐的天赋,哪次出去玩不是吃饭和住宿要花钱?然后就是给亲戚朋友带当地的特产还有纪念品。
人嘛,总是喜欢将一句话给挂在嘴边,那就是“来都来了”。
来都来了,不得吃当地的特色菜特色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