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为四方人,
此地同事师。
业成有先后,
不得长相随。
最后一句“不得长相随”故意没说,这刚和同门见面,就送了一首《送同学故人》,压根儿就是不情不愿做同窗,巴不得送人走的暗讽,苏雪衣越想越好笑,不但不觉被牵连冒犯,更觉兴味盎然。
小晚这边,确实当初猜到了会有个书斋自荐环节,准备的时候就料到自己根本不可能和这些身份的人是一路的,预测到自己见面就想拜拜的心情。
休谟大师正让大家打开书卷,准备开课,突然停住,若有所思道:“下个月,大乘殿参理由你来拟题!”他抬手指小晚,“穆小晚,由你拟定。”
众书斋一听,这一月一次的大乘参理拟题,原本就是多年来,大乘圣殿开放给民间学士论道、参理、辩论的盛世,每月都是大师们亲自主持,有了前面的事情,书斋的人也并不惊诧落到初来乍到穆小晚头上,原本是三大书斋学子轮流拟题,好几次参理议题,效果不佳,该讨论的都讨论差不多了,搞得仁义礼智信这类的翻来覆去,毫无新意。
这下,穆小晚来拟,有的是人觉得省心,乐得愿意。
可小晚有点懵,并不知什么是“大乘殿参理”,但大师安排了,想着应下来再细问。
“至于大乘参理是什么,你放课后问云迟,并问他要历月的簿录,”大师接着嘱咐道,“你只记住,拟题,不要哗众取宠!要真为你之所困扰,要你找到答案的,或是尚无答案的。一事、一话、一问,甚至一词,皆可。”
小晚答是。
转头他又不放心地叮嘱烨云迟:“云迟,她有不懂的,你给她解答,第一次拟题,给她些启发。”烨云迟毕恭毕敬称好。
休谟大师这才放心地让固名给每个人发放手抄书籍,开始授课。
拿到书本,小晚着实被这小乘书斋的画风震惊到,原本她以为,授课内容应该是经典古籍一类,类似《大学》、《中庸》、《诗》、《书》、《春秋》、《礼记》,以讲授孝悌、礼义、忠信、廉耻为本。
但万万没想到,是本——《间书》,这可是讲间谍的书啊。大学时代的穆小晚泡在图书馆胡乱看,也曾粗略看过此书,就是因为它是唯一的一部古代间谍专著。
这小乘书斋授课内容属实有趣,当着大食、占城国的人,讲间谍在政治、军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对,各国都到齐了,一起研究、共同进益。穆小晚在心中反手就是一个赞。
“抚降之不可,则利动之;利动之不可,则爵诱之;爵诱之不可,则威胁之。思结之而反间之,则两为间而两相攻矣。苗与寇之相攻也,譬之两虎相斗然,强必伤,弱必毙”
小晚当初看此书的时候,独自粗略领悟了一二,但总不如休谟大师的深入浅出、循循善诱收获更多,这第一堂课,她听得津津有味。
间歇时刻,想到自己好几次在三位大师面前,卖弄太多,不禁惭愧不已
下学后,小晚正要收拾往秋水居去找师父,休谟大师点名叫住她,让她、苏雪衣、烨云迟一同随自己前往秋水居,有事交待。
小晚正愁,海德大师送贵重礼物是该随身带着以示珍重,还是放在带锁的抽屉里,一旁,书童固名看出小晚的犹豫,上前来示意小晚放书斋里。
随后,一行五人往秋水居走去,路上旁人少了好些。穆小晚和固名走在了最后,有大师在,大师时不时询问烨云迟一些书斋事宜,他一副不敢造次的样子,收敛很多。
穆小晚同固名小声交谈起来,得知固名手中就有大乘参理历月的簿录,松了口气,这样一来,就不用非得问烨云迟要了。
一旁,苏雪衣开始并没言语,后听到大乘参理的话题,也主动加入了进来,她边走边问了大乘参理的事情,苏雪衣耐心地解答,涉及到的仪式、规矩等。一个文雅周到地答,一个礼貌矜持地听。
快到秋水居大师住所的时候,走在前头的烨云迟,突然一个转身,趁休谟大师不注意,一把拉住穆小晚,歪头坏笑道:“你以为拿到大乘参理历月簿录就够了?我手里有详细记录的手稿!只此一份。”
小晚顿时愣住,她当然想要的是详细记录。固名和苏雪衣也停住了脚步,看着烨云迟不言语,他俩貌似没有手稿。
小晚不死心,转头问固名:“固名,你有详细手稿吗?”
固名摇头,小晚看了苏雪衣一眼,苏雪衣沉默不语,想必他也没有,就没多此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