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的人见状,再也没有了说笑的心思,说到底他们能在一个坊间生活,多少都是沾亲带故的,张姓在这里还真是大族。
六叔缓缓点头到:“也罢,你孝心可嘉,便带上吧。”
坊间的门被不良人打开,里面的人鱼贯而出。
下午的时候一天的工作终于做完了,张长弓也如愿以偿的得到了自己一天的工钱,大米三斗或者钱30文。
以现在钱财的购买力几乎不用想,肯定要米了。
当张长弓满怀欣喜的带着大米回到家里的时候,等待他的却是家中老母的藤条。
只是当他把大米放在自己母亲面前,并且表示自己可以养家不用嫁妹的时候,这藤条终究打不下去了。
三斗米,二十斤不到的样子,却足够一家六口人接近半个月的口粮。
而长安城内所有的粮店,其价格都已经到了三十文一斤的程度,要知道再此之前,米价不过是五文一斗连涨六倍,而且还在涨。
与之相比的是米价飞涨之后的其他物质也在上涨,也就是说张长弓一天的工钱要算起来的话,不过是十五文而已。
以前被看不起的十五文,现在却成了全家最重要的生活来源了。
“各位乡亲父老,近日来长安物价飞涨百姓苦不堪言。”
“太子殿下怜悯百姓特联合曲江县男开设米店,油店,蔬菜水果店等多个店铺。”
“东西二市和各个坊市均有分店进行销售。”
“另,由于开设店铺需要,特招揽门店掌柜小二等职位,有意者可前往曲江池畔长孙家庄进行考核。”
“考核通过者将加入长孙家庄,成为其中雇员,待遇优厚先到先得!”
“各位乡亲父老……”
“郑兄可听说了,太子殿下的商铺都已经开业了,我们该如何是好?”
酒楼上郑有才看着下联敲锣打鼓做宣传的人很是不屑。
那天他们四家人商量了之后并没有得到一个好的结果,卢家的人选择的退到一旁观望。
“崔老弟不要怕,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我已经让人去漕运打听过了,根本没有所谓的运粮船到来,也没有人下去收购粮食。”
“我看着多半是他们的疑兵之计,商铺开起来好啊,他们来多少,老子出五倍,不,十倍的价格收购多少!”
“到时候我们把他们手里的粮食都收购完了,该卖多少还不是我说了算?太子又如何?”
“在老百姓的眼里,谁当皇帝都是当,不让他们吃饱,他们连老天爷都不认。”
说完郑有才哈哈大笑了起来,身边的人全都跟着一起笑,他们都是跟着郑家喝汤的人,现在全都被郑家绑在了自家的船上了。
“郑兄有办法应对最后,对了,听说武三思最近却在搞什么煤炉的买卖,连匠作监都被调用起来了,还有那个蜂窝煤。”
“郑兄你觉得我要不要插一手?”
崔勇对大米的生意没什么兴趣,但是对新兴出现的煤炉和蜂窝煤很有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