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分不清下一句 > 第11章(第1页)

第11章(第1页)

经过赵高百般劝说,胡亥最后终于同意了。接着赵高说出这场阴谋的关键:&ldo;如果不与丞相共谋,恐怕这件事就不能成功,因此我希望能够帮您去跟丞相好好地谋划这件事情。&rdo;

注意了!各位看看李斯的重要性。如果李斯不答应这件事,这件事绝对办不成,因为别人根本不会相信。李斯是如此关键的人物,因此赵高一定要去说服他。

读到这里,请各位把书合上,好好想一想,如果你是李斯,你是同意还是不同意这件事?

李斯已经是丞相了,富贵极矣,难道赵高能拿出比丞相更好的诱饵给他吗?如果不能,李斯为什么要同意?

想清楚,然后我们再来看看赵高到底是怎么说服李斯的。

高乃谓丞相斯曰:&ldo;上崩,赐长子书,与丧会咸阳而立为嗣。书未行,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事将何如?&rdo;

赵高对丞相李斯说:&ldo;皇帝驾崩,赐给长子扶苏诏书,命令扶苏和运送遗体的车队在咸阳会合,让扶苏主持他的葬礼并成为继承人。这份诏书尚未发出,皇帝就驾崩了,现在没有其他人知道这件事。赐给长子的诏书和符玺都在胡亥手里,如今决定谁为太子,只在您和我的一句话而已,这件事您认为该怎么办?&rdo;

是啊!没有人知道始皇死前指定的太子是谁,只有我们几个人知道。李斯前面不是说&ldo;无真太子&rdo;吗?赵高就是要告诉他,我们两个现在说谁是真太子,谁就是真太子,这是多么大的诱惑啊!

此外,这段话中还有两个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第一,赵高其实可以直接伪造遗诏,然后对李斯说始皇临终前立胡亥为太子,但他却选择将真话说出来。这就证明了李斯确实知道始皇打算传位给扶苏,所以赵高才不得不说出实情。

第二,赵高特别强调&ldo;所赐长子书及符玺&rdo;都在胡亥手里。为什么他要这样强调?因为他要让李斯知道,他并不是只有一个人,胡亥已经同意了这件事。

斯曰:&ldo;安得亡国之言!此非人臣所当议也!&rdo;

李斯的第一个反应是非常惊慌,他说:&ldo;怎么能说出这种会让国家灭亡的话!这不是作为人臣应当议论的事情!&rdo;

各位看看李斯这个反应,用心去体察他讲这句话的语气和心态。李斯为什么这么惊慌?因为他心中的秘密被人看破了,他根本就不希望扶苏继位!赵高为什么敢于冒灭族的风险来劝说李斯共谋篡位?因为他从李斯向扶苏隐瞒始皇驾崩这件事情上,确定了李斯的异心。

以李斯的聪明,他难道不知道赵高在想什么吗?他当然知道,因为赵高已经把话讲得这么清楚。他也猜得出来,赵高说符玺跟诏书都在胡亥那里,是赵高想改遗诏立胡亥。

如果李斯真是忠心为始皇,现在他就应该立刻把赵高跟胡亥抓起来。可李斯并没有这么做,他只说&ldo;此非人臣所当议也&rdo;,各位就可以看出他心中的软弱和犹豫。那么赵高会怎么说服李斯呢?

高曰:&ldo;君侯自料能孰与蒙恬?功高孰与蒙恬?谋远不失孰与蒙恬?无怨于天下孰与蒙恬?长子旧而信之孰与蒙恬?&rdo;

各位应该发现了,这段话中不断出现一个关键人物,那就是蒙恬。赵高为何不断要拿李斯和蒙恬比较?因为蒙恬正是对李斯的丞相地位威胁最大的。蒙恬不但在能力、功劳、谋略上都比李斯更强,而且最重要的是最后那两件事:&ldo;无怨于天下孰与蒙恬?&rdo;

秦始皇在世的时候,做了这么多坏事,全部都有你李斯参与,天下人能不怨恨你吗?长子扶苏如果是个一心信奉始皇政策的人也就罢了,但他不是。扶苏上台之后,一定会变更始皇的政策,他不能攻击自己的父亲,就势必要给心存怨恨的天下人一个交代,而你李斯不正是最好的替罪羔羊吗?

&ldo;长子旧而信之孰与蒙恬?&rdo;

长子扶苏真正信任的人是谁呢?是蒙恬。扶苏在北方边境监军,跟蒙恬的关系那么亲近,等登基为皇帝后,可以想见他一定会重用蒙恬,到时你李斯还能保有今天的权位吗?

斯曰:&ldo;此五者皆不及蒙恬,而君责之何深也?&rdo;

李斯说:&ldo;我在这五件事上都比不上蒙恬,但你为什么要这样苛责我呢?&rdo;他的意思是,赵高你明知道我不如蒙恬,又何必明知故问呢?

高曰:&ldo;高固内宫之厮役也,幸得以刀笔之文进入秦宫。管事二十余年,未尝见秦免罢丞相功臣有封及二世者也,卒皆以诛亡。&rdo;

赵高说:&ldo;我不过是一个内宫的仆役,有幸靠着熟悉法律文书而进入秦宫。管事二十多年以来,还没有见过秦国被罢免的丞相或功臣能将自己的封爵传到下一代的,他们最后都被诛杀了。&rdo;

好可怕的一句话!这二十余年中,被秦国罢免的丞相或功臣,没有一个人有好下场。就拿李斯所熟知的吕不韦来说,前后担任秦相十三年,权势显赫一时,结果被秦王免相,最后被迫饮鸩毒而死,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因此,赵高就是要告诉李斯,扶苏这么讨厌你,你想要全身而退、安享晚年,这有可能吗?答案是,不可能!

&ldo;皇帝二十余子,皆君之所知。长子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即位必用蒙恬为丞相,君侯终不怀通侯之印归于乡里,明矣。&rdo;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