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是一堆的理由,个个听着都很有道理。
孙秋枝走后,又过了三天,李寡妇突然找了吴桂英,说自己要走,这李姐要走真是打了吴桂英一个措手不及。
吴桂英再三挽留,甚至还说要加十块钱的工资。
李寡妇不同意。
非要走。
这短短几天,一下子就走了两个人。
吴桂英问沈大国,“你呢,什么意思,还在我这铺子干吗?”
“当然。”沈大国心里说,咱们可是两口子,一家人。
他当然不会走。
李寡妇说完第二天就收拾全部的行李,走了。
吴桂英的脸色特别难看。
这店子卖的东西多,这两个人压根就不够。
要招人了。
吴桂英得赶紧招个人。
这说就走,时间太紧了,想找个能吃苦手脚麻辣的人,可不容易。
吴桂英忽然想到了武子强,这小武缺钱,连砖窑搬砖的活都去干。她就是怕武子强觉得她这是小本买卖,看不上。
吴桂英决定先问问。
“小武,你家店子缺人,你愿意过来吗?”吴桂英问。
“愿意的。”武子强当然愿意,吴桂英这边工资开得高,还包饭,能省不少花销。
最重要的是,他没在纺厂干了。
石红珂跟她丈夫回来后,就没走,就住在娘家。
石红珂家跟武子强家都是棉纺厂的员工,这些年交情还不错,后来随着石红珂对武子强的疏远,两家都不怎么走动了。
可前几天,棉纱厂里头传来一些风言风语,有关石红珂还有武子强的,当然,还有一个打酱油前员工,沈夏。
这事不知道怎么被挖了出来,还传到了徐小建(石红珂丈夫)的耳里。
夫妻俩原本所受不多的感情又受到了影响。
反正,武子强是答应来吴桂英这边干活了。
先帮吴桂英度过困难期。
-
学校。
林兴易在练字。
他对着沈夏练习册上的字又练了十遍,他手里的一笔一划,跟笔记本上的越来越像,要是不仔细分,只怕会以为是一个人写的。
林兴易写完,收笔。
他揉了揉有些酸涩的手,然后拿出一张崭新的纸,用钢笔吸了一管子墨水,把纸张铺平,开始写信。
信上的字,与沈夏笔记上的有九成九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