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刘珍珠快速转身走了,搓了搓胳膊,想到陆知行看她的眼神,步子不觉更加快了。
甄宝看她急着走的样子,一下子笑出声:“你吓唬她?”
陆知行拉着她往前走:“绣被面很费精力?”
甄宝点头,想了想又摇头:“算吧,就是面积很大,需要费的时间长,而且绣起来没有绣手帕那样的小东西方便,但总体来说还行,”说完又高兴:“我绣简单点不到半个月应该差不多,能挣到12块呢。”
陆知行淡淡点了下头,等到时候看吧,到时候很费精力的话让这小家伙慢点绣。
第二天,刘珍珠的丈夫过来送布料,竟然是水红色的,这个时候红色布料还挺难得的,甄宝把自己先前绣的六条手帕让他带过去。
甄宝再出门的时候就有村民好奇的来打听。
“甄宝,珍珠的丈夫找你啥事啊,我看他还带了个包袱是啥啊。”
甄宝脸上仍是笑着:“刘大娘让带的东西,没什么,”倒不是甄宝不愿意说,而是现在告诉他们自己就没安生日子过了,可不要小看他们对八卦的执着,到时候说不定会到门口敲门进去看。
刘大娘就坐在门口等甄宝:“甄宝来了,陆知行呢,他怎么没来,不是让他来跟你大爷学吗。”
“他去镇上往部队寄东西了,一会儿就过来。”
刘大娘了然,是给村长在部队的儿子寄东西,拿上板凳,拉着甄宝进院子,对正在编席子的刘大爷说:“你教教甄宝和知行,以后他们做好了,你给牵下线,卖一下。”
刘大爷瞅了一眼甄宝的小胳膊腿,点头招手让甄宝过来,又低头编筐,本来他只是打算教教,以后就不管了,现在自家闺女竟然做出这种事,牵线就牵线吧,拉了旁边的椅子:“坐,你先看着,等陆知行过来一起教你们,先教你们做草帽。”
甄宝点头,走过去端正的做好,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刘大爷的动作,看着竹篾顺服的在他手里变成一排排整齐的席子,惊叹:“大爷,你编的真好。”
刘大爷严肃的脸上浮现不易察觉的笑意:“没什么厉害的,你爸那个时候编的更好。”不过他眼里是欣喜的,自己也就这点手艺了。
等陆知行进门,甄宝惊喜的抬头,“陆知行,你快来,大爷说教我们做草帽呢。”
陆知行把在公社买的绿豆糕递给刘大娘,在甄宝旁边坐下。
刘大娘看着手里的绿豆糕,嘴上叭叭的说:“你这孩子,拿东西过来干什么啊,浪费钱,以后不许拿了。”虽然陆知行给东西她高兴,不过这两个孩子也不容易,她也不好意思拿。
刘大爷示范了一下怎么做基础的编法,“你们试试,这个最容易,等到节点我再教你们下一步。”
甄宝认真的点头,学着刘大爷的手法编,有点像以前她用花绳编毯子的手法,也不难。编了一会儿甄宝拿起来看,不均匀,空隙大小不一,不过形状是有的。
刘大爷看了她编的,点头,是个有天赋的,又看了看陆知行,虽然没甄宝做的好,但是也能看,就继续指点接下来的步骤。
中午回家吃了饭,甄宝迫不及待的拉着陆之心到刘大爷家继续编,发现刘大爷已经在了,走过去在老位置坐下,继续编了一半的帽子。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甄宝最后给帽子打了个结,满意的看着自己的成品,虽然看上去游戏线有些歪歪扭扭的,不过这可是自己第一次做的,怎么样也要夸夸,开心的把帽子戴在头上:“陆知行快看,我的帽子,是不是还行。”
陆知行看了一眼,点点头,就又继续手上的工作。
倒是刘大爷很认真的指出错误:“帽檐做的不够结实,容易软下去,帽檐可以再往外扩一些。”
甄宝认真的点头,以示自己认真听讲了。
刘大爷上前检查陆知行的。
陆知行本来想拦,手抬起又放下了,因为刘大爷已经拿到手,而且他手里拿着帽檐,但是帽头掉了。
甄宝看陆知行一脸懵的样子,再看看刘大爷无措的拿着坏掉的帽子,忍不住哈哈笑出声。
刘大娘闻声赶过来,看见那个坏掉的帽子,憋着笑夸:“很好了,你大爷第一次都没成型,你们加油学,都比他有天赋。”
刘大爷埋怨的看了一眼刘大娘,在孩子面前揭什么短。
刘大娘一看,明白他那好面子的毛病犯了,“你们继续,我回屋了,”把手里端的绿豆糕放下:“你们吃。”
陆知行看着甄宝捂着肚子一直笑,把甄宝做的那顶帽子扣在她脸上,哼了声,声音更加冷淡:“别笑了,你的也散了。”
甄宝小心的拿下来自己的帽子,她的帽子好着呢,才没散。
第44章加急
陆知行没理甄宝,垂下头,纤长的手指不断拨弄的手里断开的地方,研究帽子为什么会断开,突然,指尖停在某一处,是了,是这一处的手法不对,所以没有接牢,帽子散开。
甄宝向左扭头,刘大爷在看完陆知行的手工后就回去继续编手上的席子,仔细观察会发现他编织每一下都像是复制粘贴般,手上动作一个幅度,编出来的东西也是一摸一样的一排排的编织纹路,看了一会儿,倒把自己看困了。
甄宝放下手中的帽子,揉了揉眼睛,时间也不够再编一个,干脆把小板凳向右扭了四十五度,下巴枕在膝盖上看陆知行一会快一会慢的编着,节奏凌乱,但是做东西人的动作看起来格外优雅,还挺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