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天。
经过打点,杜子中终于讨下差来,奉命解送银粮到山东地方,就便回原籍祭祖。
闻俊卿仍穿上男装,由闻龙夫妇伴随,擎弓带箭,骑了马,紧靠着子中的官轿而行。
有一首民谣唱得好,词曰:
白马挂金鞍,骑出万人看。借问谁家子,读书人做官。
行了几天,快要到莫州城了。
忽然旷野之中,冲出一伙贼寇,一支响箭,擦着官轿射来。
&ldo;不必惊慌,&rdo;只听闻俊卿沉声说道,&ldo;你们只管前行,这几个小毛贼让我来收拾!&rdo;
真是忙家不会,会者不忙。她见百步外那贼首骑马当先如飞而来,便左手扯出囊弓,右手拉开弓弦,搭上一支雁翎箭,喝道:&ldo;着!&rdo;
那贼首不曾防备,早已中箭倒撞下马,在地上挣扎了。
吩咐兵丁们保护杜爷,闻龙夫妇也亮出兵器,使出手段,撂倒冲上前来的几个喽啰,其余贼寇见头领已死,一哄而散,掉头逃命去了。
一路上,只听众人都在称赞闻舍人的好箭法,杜子中坐在轿子里,那份得意呀,甭提了。
当晚,杜爷一行住进了馆驿。
饭后,子中约俊卿叙话。
闻俊卿先开言:咱俩之事,虽已称心,但大哥面前,总须有个交代。我哄了他这么久,却叫他空欢喜一场,实在是于心不安。
忽然,她眼睛一亮,将手往桌子上一拍,说:&ldo;有了!&rdo;
杜子中倒吃了一惊,忙问:&ldo;什么有了?&rdo;
闻俊卿说:&ldo;有个两全之策了。&rdo;
杜子中又问:&ldo;怎么个两全之策?&rdo;
闻俊卿:也难怪你不知。我前日进京途中,行至成都府城,在一家客店安歇。不想主人有个外甥女,偷看了我,居然一见钟情,就请出了她的舅舅来说合,非要嫁給我。那时我纵有难言之隐,也无计推脱,就使了个心眼,留了件信物给她,说是从京中回归时完娶。那时我的本意是想作成于你,因为先前我与大哥有了那支箭的缘故,恐怕冷落了你,又见那位女子才貌双全,正好为君配,因此就留下了这头姻缘。如今我已属君有,以后大哥如若问起,可把这个女子作成于他,这样,岂不是两全其美?
接着,她又说,&ldo;况且当初,大哥也只认得是家姊嫁她,并不曾晓得许我本身,这样也不算是哄他了,对吧?&rdo;
子中击掌赞道:&ldo;这个法子好,足见俊卿待友之心。有了景小姐作补偿,大哥那头也可扯平了。谁想到你于鸣冤途中,还曾有过此等奇遇!也亏你精灵机巧,心思缜密,我真是服你了。&rdo;
接着,俊卿又把景小姐所和之诗,从拜匣子里取出递与子中看。子中接过看了,说,&ldo;世间也还有这般的女子,大哥能得此佳丽也该知足了。&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