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大夫什么的,也在找,但很少有大夫愿意去西北的,整三年来,宁华总共也才送去了十一二个大夫,还有三个是待了段时间,便跑回来了。
人家不愿意去,宁华也不可能逼人家,人家不情愿,说不定会懈怠,反而更加容易造成伤员更多的死亡。
不过,无论如何,宁华都在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西北的战事出一份力。
很快的,便到了康熙六十一年。
康熙六十一年会发生什么事情,宁华自然清楚,权利的交接,政局的动荡,包括京城各大兵营最高领导层都换过。
宁华知道,但对这些只能是看在眼里。
政治的博弈咱不懂,反正咱不会是输家,而唯一担心的便是远在西北阵营的弘昼和弘历。
万一康熙死后,十四发动兵变怎么办??
万一十四发现他们二人的踪影怎么办?
拿来当威胁四爷的人质怎么办?
历史上的弘历和弘昼可是没去西北的,人家那时候才十来岁,会去个毛啊,可现在不同了。
弘历是个多好的靶子,弘昼又和弘历一起,说不定……
现在的四爷和十三,宁华也不会去太过烦人家,人家有更重要的事情。
因此,宁华便自己把找弘昼和弘历的事儿给担了起来。
其实之前,二人的眉目便有了,以前是怀疑,现在则是确定,二人在延信的大军里,而且二人还立不少军功。
延信基本上是知道二人的身份的,毕竟二人的长相还是有可依据的,只不过,那时候康熙有命,让他不用上报此事,因此。延信也装哑了。
不过在要提拔二人的时候,倒是不遗有力。
弘历是已经官至参将,弘昼则是游击。
基本上弘历和弘昼分别负责的也不同些。
弘昼更多的是帮着延信在账子里打理一些书信往来,有些大将军秘书的工作性质。
弘历则是空了和将士们一起操练。下战场的时候,他自然是一马当先。
因此,虽然弘历虽然升职比较快,倒也没人说什么,人家确实有这实力。
“福晋,你的意思是让奴才去?”基本上这种事情,宁华也不放心别人,还是让郑管家跑一趟,虽然他年纪有些大了,不过。身子骨比较还不错,而且有些事,宁华也不放心让别人来干。
其实不管是京城里的人还是老百姓,都知道,当今圣上是差不多了的。毕竟,这年岁了,而且年关难过,因此这几年为,基本上大家到了冬天,都会备得比较足,在某些方面上面。比方说腊货肉类啥的。
而京城的各大世家,基本上孝衣也都是准备好了的。
对于康熙确切的大归日子,宁华是不知道的,只不过,只知道估计是在冬天吧,反正无论如何。弘昼和弘历必须得回来。
虽然现在延信对二人不错,可万一到时候延信赌上了呢?
毕竟怎么着他和十四在边关也建立了不少的友谊的,可和老四,有p个交情。
四爷这人一向是得罪人多,称呼人少的。
曾经有位伟人说过。枪杆子里出政权,不说别的,只要十四把西北大军全部调去京城,围那么个几个月,京城不攻自破。
八旗,早就废了!!
更何况,调往西北的,本来就是精英中的精英。
京城虽然不能说是形同虚设,可是也只有以前的十之二三的兵力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