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堆稀奇古怪的灾难不说,光是活着就要费尽心思,真没空去搞什么人力胜天那套。
随口说说谁都能,做起来,一个比一个抓瞎。
还是先把眼前的事解决了,再去想那些不切实际的事吧。
“先这样吧,仓库里的茯苓只剩一半了,生姜到还有许多,还是要抓紧种植一批出来。”想到那少了一半的仓库,商年就头疼。
杨潇安慰道,“往好处想吧,还好这些茯苓有用,不然南山倒下的就不止现在这些了,知足吧。”拍拍商年的肩,以示安慰。
道理商年他都懂,效果好,用的才多,要是喝了跟没喝一样,那大家还喝它干什么,还三餐不落的喝,外加一顿夜宵,都是水,喝多了尿急老往厕所跑,还胀肚子,有那肚子还不如多喝几碗姜汤驱寒预防感冒不香?
可它效果好啊,做不到立竿见影,隔一天也能看到效果,有效果,喝的人就多,虽然规定了每次一碗,想多要就拿东西来换,基地同意换,就会给汤票,拿着汤票才能取汤喝。
汤票是基地即饭票后,又推出的一种票。
每天免费送汤,就是基地也供应不起,灾年,地主家也没余粮。
为此基地推出了汤票,每人每天可免费喝一碗姜汤一碗茯苓汤,想多喝就拿条来换。
和饭票一样,干活就能发,一张汤票工作3小时,不愿意的,也可以拿东西去基地换,基地认为有价值就换,至于能换多少张,那就看基地了。
基地因此也丰富了下仓库,毕竟完全的买方市场,咋换换多少,都由基地说的算,不愿意也没用,谁让就基地有呢。
‘垄断’行业赚钱。
不过基地也不过分,给出的价格也还算合理,只是不能和和平时期的物价比。
放在以前,一碗汤打死也就几块十几块的样子,要是有人拿一碗汤来跟你换几斤甚至几十斤粮食,你肯定要把人打出去,还觉得这人脑子有问题,病的不轻。
可现在,换可能还换不到,需求不一样,以前只是一碗汤,现在可能是‘救命’的药。
浮肿真的不光是不好受,时间长了,风湿关节炎都是可能的,这可是要伴随一生的病,医疗水平好的以前都不一定能治好,何况现在。
为此,汤票一时间在南山成了抢手货奢侈品,有些喜欢打小主意的人,也起了坏心思。
和平时期有□□,现在就有假汤票。
也不知道他们从哪里来的材料做假汤票,做的还挺真。
就有些贪小便宜的人,用比基地便宜的价格从这些人手上买来更多的假票。
好在基地有做预防,就怕会出现假票,有分辨的方法,有充分准备,不然一时间还真要拿那些假票没办法。
买假票的人冤吗?冤啊,想着能省点是点,节约勤俭一直都是种花家的美德。
至于他们知不知道那些票有问题,相信也没那么多傻人,比基地给的便宜那么多,稍微动动脑就知道有问题,但他们还是买了。
为什么,很简单,贪小便宜呗,想着万一认不出来,不就赚到了嘛。
他们的小心思,基地就当不知道,反正做假票的,都被抓起来丢进劳改队,正好缺人,这不商年正跟杨潇说这事呢。
“景中那里又抓了一批做假票的人,骗了不少,连人一起带回来了。”基地又有收获了。
杨潇打趣道,“仓库进货,劳改队进人,基地稳赚不赔,这买卖做的真值。”
商年勾起唇角,认同道,“可不是嘛,几次下来,收获颇丰,搞的我都想天天有人被做假被抓。”基地也穷啊,外人看着他们存粮多,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他们多缺东西,能扒点是点,再少,也能给大家加个餐不是。
杨潇想到前几次抓人,有不少人想要基地归还东西,好奇这次有没有人来要,便问道,“这次没人闹?”
商年给了个咋可能的眼神,“不闹是不可能的,我就不明白了,他们心里也知道那有问题,还要上赶着去挨骗,真不知道说他们啥好。”又叹口气,愁。
杨潇不在意的耸耸肩,“让他们闹呗,长长记性,我们都忙成啥样了,不帮忙就算了,还添乱,该给点教训了。”
“要是有人想要因此闹事,那就都抓起来,都丢进劳改队,好好改造改造,为南山做点贡献,别每天想着给我们添乱扯后腿。”杨潇补充道。
前几次基地虽然没有把东西还给他们,但也任他们闹,本来是不想对他们动手,结果闹起来还没完了,还是他们太温和,觉得闹闹他们也不能拿他们咋样,该让他们长长教训了。
还是活不够多,让他们有力气搞事,找个时间跟黎景中说说,给他们增加点活,累了,也就安分了。
商年点头,他本来还为劳改队缺人发愁,结果立马就有人送上们了,该夸他们贴心呢还是贴心呢。
劳改队干的活其实和居民干的差不多,只是劳改队里的人都是犯错挨罚的,干的活肯定要比居民多重累,而且不给工资的,干不完基地布置的活,就没饭吃,用起来要比居民方便。
“你手上的事忙的差不多了吧?”商年询问杨潇。
杨潇点头,广场那边已经整理的差不多了,剩下的交给巡逻队就行,不需要他再天天看着了。
商年,“那你带人去后山,加固一下山脚,我怕雨再这样下下去,会出现山体滑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