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着,门外传来人声,接着,敲起门来。
赛金花让孙三去开门,一看,原来是秋玲、秀玲,还有刘三、高嫂等七八个姑娘和佣人,他们抄近道连夜赶了回来,带走的行李家什也大都带了回来。一家人经过这一场大劫难后又见了面,不觉又哭又笑地抱在一起。
三十、会见瓦德西(1)
第二天,孙三出门,好不容易弄了一点粮食和咸菜。赛金花一家总算吃上了一顿饱饭。全家人因过度劳累和惊吓,浑身疼痛,骨头像散了架似的,都在炕上躺着。
第二天晚上,赛金花刚喝了点粥准备躺下,忽然门外传来了敲门声,一声比一声急。高嫂慌忙跑来,赛金花向她挥挥手,又让秀玲、秋玲两人躲进了厨房,让孙三去看,孙三吓得脸色煞白。赛金花等了等,敲门声仍是&ldo;哐哐&rdo;直响。她推开孙三,起身走到院子里,壮着胆子问道:&ldo;什么人?&rdo;外面传来喊声,却是外国话,仔细一听,是德语&ldo;开门&rdo;。
赛金花惊疑地想:好像是德国人。她不知哪来的力量,心想,德国人我还是见过,你们也来这儿杀人吗?我倒想见识见识。于是她理了理衣服,用手抹了抹头发,稳住了神,对孙三说:&ldo;把门开开。&rdo;
孙三犹豫地看看她,见她沉稳的样子也就不怕了,上前去开了门。只见门外是四名德国士兵和一个少尉军官。
少尉打量了一下孙三,用德语对士兵说:&ldo;把他带走!&rdo;士兵们上前就去抓孙三。
赛金花一惊,不顾一切地冲上前去阻拦,急中生智地用德语喊道:&ldo;干什么?你们要干什么?&rdo;
&ldo;她会说德语。&rdo;那几个德国士兵惊呆了,面面相觑。
赛金花见他们有了反应,便用德语问道:&ldo;你们要干什么?&rdo;
德军少尉问:&ldo;你会德语?&rdo;
赛金花一挺胸,说:&ldo;是的。你们为什么要抓人?&rdo;
德军少尉说:&ldo;我们是来搜查义和团的。&rdo;
赛金花指着孙三说:&ldo;他不是义和团,你看,他没有红包头,对不对?我们都是普通百姓。你们不应该乱抓人。&rdo;
德军少尉一看,孙三戴着一顶瓜皮帽,没有红头巾,于是示意士兵放了孙三。他转过脸,显得很高兴的样子问赛金花:&ldo;你去过德国吗,夫人?&rdo;
赛金花顺了顺头发,镇静地回答:&ldo;是的,我去过德国,是公使夫人,在柏林住过三年。我见过你们的腓德烈皇帝和维多利亚皇后。&rdo;
士兵们怔住了。
少尉也傻了,双腿并拢,尊敬地行了个礼,说:&ldo;对不起,打扰了。&rdo;
他们刚要退出门去,又有几个德军军官和士兵在门外经过,停在门口向里看。赛金花也注视着他们,发现其中一个上尉军衔的军官正是约翰&iddot;斯考特。
天地真是太小了。赛金花不由得脱口叫道:&ldo;您是斯考特先生吗?&rdo;
约翰也十分意外,惊喜地说道:&ldo;噢,上帝!您是公使夫人。太意外了!您住在这儿?&rdo;边说着,边走了过来,与赛金花握手。
赛金花伸出了手,说道:&ldo;是呀,想不到在这儿见到您。我曾经见过几次乔治。露西亚好吗?&rdo;
&ldo;好,很好,乔治也在北京。他告诉过我们关于您的一些情况。哦,您的变化太大了!&rdo;约翰不住地摇头。
赛金花抿嘴笑笑,不示弱地说:&ldo;是的,十多年了,谁能不变呢?您也变了很多。最大的变化是成了我们中国的敌人,占领了我们的土地。抓人,杀人,抢我们的粮食。……&rdo;她越说越激动。
约翰见她这样,不由得有几分尴尬。
原来,约翰&iddot;斯考特和露西亚结婚后生了两个小孩,日子过得很平静。他养了许多猪,专门生产腌火腿,在当地小有名气。按照法律,他需当两年兵,但军队却提升他当了军官。谁知正当他准备退役回家继续过那普通农民生活的时候,却发生了这场战争,他被派往中国。在海上航行了一个月,到了天津便投入了战斗。打大沽、战廊坊、攻北京,他全参加了,见识到了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之间的一次残酷而富有戏剧性的较量。当他看见那些只拿着大刀长矛的义和团员一个个倒在新式步枪下的时候,在战胜敌人的快意消失后,心里总有一种莫名的疑惑,他问自己为什么到这里来?为什么要杀这些人?难道就因为他们不接受基督教、烧了教堂,就需要派千军万马来杀戮吗?本国的公使死了,难道不能用谈判的方式来解决争端,非要动武吗?他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听露西亚说过许多中国的故事,知道中国相信佛教的人很多,主张行善积德,很少有人会主动挑衅滋事。中国人老实善良,中国的问题在于朝廷,许多荒唐事都是朝廷干出来的,老百姓真是无辜得很。但是,他一个下级军官又怎能左右大局呢?他只要求自己不要随意开枪,却阻止不了别人杀人取乐。
面对赛金花的谴责,他无法表达自己复杂的心态,只能行使自己的职能。于是愧疚地笑笑说:&ldo;对不起,夫人,这是战争,我们军人要服从命令,服从瓦德西元帅的命令。&rdo;
赛金花一听瓦德西,更加诧异,难道那么彬彬有礼的人也会这样残暴吗?于是急忙问道:&ldo;瓦德西将军来了?&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