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赛金花独自坐在梳妆台前对镜沉思,看着镜中自己那张日渐憔悴的脸,她突然感到从未有过的空虚和厌倦,真想把书寓砸个稀巴烂。
正呆坐着,卧室的门&ldo;当&rdo;地被推开。高嫂扶着喝得醉醺醺的孙三进来,说:&ldo;哟,三爷,瞧您醉成这样子,连家门都不认得了。&rdo;
孙三坐在椅子上,满嘴酒话:&ldo;谁……说我喝多啦?……三爷我……海量……海……量……&rdo;
赛金花命道:&ldo;高嫂,把他扶出去,不许他在这儿睡!&rdo;
高嫂要去扶孙三,却被他一把推开。孙三借着酒劲嚷道:&ldo;你……你风头出……尽了,要赶我?……嘿嘿嘿……你……你别做梦!……太后回来,真会封你什么一品夫人?门儿也没有!……你照样……得在这儿……接客!我……照样……是你的男……男人!……照样要跟你……跟你睡!&rdo;
赛金花连打带推,把孙三赶出卧房,&ldo;啪&rdo;地插上了门。孙三骂骂咧咧地走开了。赛金花看着孙三的背影,心想,这就是我的男人,这就是活生生的现实,赛金花你还做什么梦?她一动也不动地倚门站着。白天的光荣和热闹与此刻的卑微和悲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天夜里,在仪鸾殿却出了大事。
第二天,赛金花像往常一样准备去验收土豆,约了葛林德去火车站看货。不料到了火车站,约翰和葛林德却迟迟不来,过了近一个小时,他们才匆匆乘车赶到。一见面,葛林德便说:&ldo;二爷,昨晚仪鸾殿被烧了。&rdo;
赛金花一惊,忙问:&ldo;怎么回事?&rdo;
约翰一脸的疲惫,说道:&ldo;真是好险哪,没想到几根蜡烛竟会把一座宫殿都烧着了。元帅和参谋长看文件晚了,都睡在殿里。事情是出在巡夜的士兵身上,他也睡着了,蜡烛没吹灭。烛火先烧着帷幔,后把柱子、大梁都烧着了。风大,又干燥,火一下子就着起来了。烟雾很大,大概把参谋长熏晕了,但元帅却惊醒了,只来得及抓起枕边的帅笏跑出来,衣服都没来得及穿。那帅笏是皇帝陛下赐的,他时时刻刻放在身边,在那紧急时刻也没有忘。&rdo;帅笏便是帅仗,一根一尺来长的圆头镀金权仗,是权力的象征。
赛金花问:&ldo;维特曼参谋长怎样了?&rdo;
&ldo;唉,等火灭了才找到他的尸体,趴在床下,床烧成了灰,人都烧焦了……&rdo;
大家沉默了片刻,约翰说:&ldo;我还要回去,元帅心情很不好,这里的事就麻烦葛先生了。&rdo;说罢匆匆离去。
赛金花听了,一天都没怎么吃饭,心想,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参谋长没死在炮火中,却死在烛火中,这大概也是命吧!
世上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总要走到头才有转机。李鸿章和八国联军双方的谈判相持了大半年,反复在惩处罪犯及赔偿金额上讨价还价,谈谈停停,停停谈谈。在1901年(即辛丑年)9月7日这一天终于有了结果,签订了中国与十一国(原是德、奥、比、法、英、美、日、俄八国,后又增加了西班牙、荷兰、意大利,实际上为十一国)的和约,总称为《辛丑条约》。这条约保全了满清朝廷,保证了慈禧可以安全回銮继续统治。然而却把四亿五千万两银子的赔款套到了每一个中国人的脖子上,同时还失去了包括修建炮台、道路、军事、通商以及宗教信仰、官税、利率等诸多方面的自由权利。中国人民从此套上了一道道耻辱的枷锁。而对于联军一方,各国原来为了在华利益争吵不休,现在终于可以利益均沾,自然心满意足。
当李鸿章用颤抖的手在留给中国的12份条约书副本上签上自己名字、按上印章的时候,中南海紫光阁中传出一阵暴风雨般的掌声和混杂着英、德、法等国语言的欢呼声……瓦德西和各国代表们互相举杯祝贺起来!
李鸿章额头冒着冷汗,声音嘶哑,勉强应付道:&ldo;谢谢,谢谢各位!……本中堂先行告退了!&rdo;他匆匆迈步走出大门,面色苍白,步履踉跄,几乎是爬滚着上了轿。
大轿抬回贤良寺,李经方匆匆迎上来。轿夫掀起轿帘,不见李鸿章下轿。李经方急忙伸头一看,原来父亲心力交瘁,歪倒在轿中,已昏厥过去。
三十五、李鸿章签约(3)
李经方急喊:&ldo;父亲!父亲!你怎么啦?&rdo;众仆人也慌乱拥上把李鸿章从轿中扶出。
一番抢救之后,李鸿章终于苏醒过来,他长叹了一声,对李经方说:&ldo;总算签了字。载勋赐自尽,载漪、载澜发新疆监禁……&rdo;
&ldo;父亲,先躺一会儿再说话。&rdo;
李鸿章仍喃喃地说:&ldo;赔款四万万五千万两……四万万五千万两啊!……&rdo;突然,他&ldo;哇&rdo;的一声吐出来一大滩鲜血。
李经方大惊,命仆人快请太医,上参汤。
李鸿章却非常镇静,他知道,他这根老蜡烛已燃到尽头了,他甚至盼望这一时刻快些来临,与其身心终日受煎熬,不如快些了结倒痛快。他对李经方说:&ldo;不要慌张,生死有命嘛!人跟国家一样,元气丧尽了,喝什么补药也无用了……我知道,此约一签,我当落下骂名,遗臭万年,你们也要受到连累……&rdo;他异常伤感地摇摇头,老泪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