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千门36天局和72地局名称 > 第1章 惊变(第1页)

第1章 惊变(第1页)

1

公元前六○七年的某一天,晋国绛城(山西绛县)内,酝酿着一场杀机。

时值九月,秋风萧飒,天不雨,地也枯。

这一夜,群星才移位,谯鼓敲三更,天地一片灰暗。整个绛城正处在沉睡中,连汾河也流不出声音。却有一个汉子,携着利刀,以黑布蒙面,避开巡城的甲士,穿过大街又没入小巷……他是一名刺客!但他并非职业杀手。

他本是个穷小子,食不饱腹,衣不蔽体,险些饿死在路旁,偶然被一个大夫收留,成为那里的食客。从此吃主人的、穿主人的,使他恢复了人样。他感激不尽也惭愧有余,他暗地里默默许下心愿:有朝一日,愿以一死报答主人的救命大恩。神差鬼使,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在他看来,恩人是天底下第一好人,也是他的再生父母,谁敢与恩人为敌,就与他不共戴天!“我宁愿死掉一百次,也不让恩人损去半根汗毛。”他确实在主人面前这样发誓了,所以今夜义无反顾,心甘情愿地充当刺客。他告别主人,勇往直前,借着夜幕的掩护,很快就到达目的地。

这里是晋国大正卿的府第,高墙若城池,防备尤其森严。然而,不知是主人疏忽,还是故意设下机关,靠近门首有棵大槐树,其中有一粗大的枝干,犹如独木桥一样,延伸向围墙。刺客眼尖,立即发现了这个破绽,于是如松鼠般,顺着槐树枝干往上攀爬,如猴子一样地敏捷,很快就通过“独木桥”,轻身一跳,便落入府内,神不知来鬼不觉。

刺客略作了几次深呼吸之后,极目环视四周,但见府中一团漆黑,伸手不见五指,甚至连东西南北都分辨不清,才后悔事前没有弄明白,这个冤家对头,这个天字第一号的大坏蛋,是夜宿在那一间屋里?如今黑黝黝地,如何下手?他极想抓个活口迫问,偏偏既不见巡夜之人,又未闻任何的脚步声。

转眼间,谯楼鼓报五更。

刺客急了,眼看即将天亮,错过时机,有何颜面去见主人?

忽然传来脚步响动的声音,刺客侧耳倾听,厅门“呀”地一声敞开了。但见里面光影幢幢,有个家奴正伺候主人穿着朝服。刺客判断:那主人就是他的目标,于是握紧利器,悄然无声地向他迫近。

这位主人,乃是晋国大正卿赵盾。他号宣子,先父赵衰,曾是晋文公重耳的第一等功臣,也是晋国第

一卿。那时的赵盾只居佐中军之职。赵衰去世后的第

二年,赵盾就升为中军元帅,开始执掌国政。他制定章程,修订刑法律令;清理狱囚积案,清除旧政弊端;恢复被废除的官职,举荐任用沉沦的贤人……令无不行,法无不施,莫道臣僚敬而畏之,就连晋君也怕他三分。

眼下,赵盾作梦也想到,刺客就在眼前,性命危如累卵。而且刺客正步步迫近,那手中的利器将如离弦之箭,一发不可收拾。

赵盾穿罢朝服,正想赶赴早朝,因天色未明,故端端正正地坐以待旦。但他没有闲坐着,一心还牵挂着国事。他在怀念晋文公的同时,又感叹不已:想当年晋文公重耳,遭骊姬之难,亡命国外,颠沛流离于狄、郑、卫、齐、曹、楚、秦诸国,前后十九年,历尽了艰难险阻,终于得以入晋主,建立了赫赫的霸业。直至晋襄公,霸业仍不衰。然而,一代的国君坐享其成,不但无志于诸侯,更有失为君之道,能不使他顿生远虑?

刺客更加迫近了,甚至已可清晰地听到赵盾轻微的呼吸声,再看看周围,竟无一人护卫,此时不下手,更待何时?

赵盾在挂念国事,想到忧虑处,发出一声长叹!刺客却闻声为之一惊,但觉这叹息之声,有一种慑人的力量。

蓦地,又见赵盾站了起来,像是面对国君询问,

一副毕恭毕敬的样子,虔诚地说道:“啊,主公!臣一心只为社稷着想呀!”刺客突然一震,手中的利刃险些落地。

说句实在话,按照眼前的情势,要刺杀赵盾非常容易得手。偏偏刺客愈是接近愈是犹豫不决,特别是当他发现座椅上的赵盾,朝衣朝冠,整整齐齐,目不斜视,端然而坐时,对赵盾的敌意已经减去了一半。方才又闻此语,更使他震惊了!不由思道:不忘恭敬主公,时时心念百姓,分明是个忠臣,岂似主人所说的那样,专权欺主?

他迟疑了,觉得手中的利器重有千斤,怎么办呢?杀害忠良,是不忠;违背主人的命令,是无信。两件中有了一件,就不如死去……

犹豫不决的刺客,终于暴露了身影出来。“啊,捉刺客!”

喊叫声动了全府,但见赵盾的儿子赵朔,以及车右(车来位于仆者之右的武士)示眯明(音拾米明),率领着家丁,从不同的方向涌出,刺客立即陷入了重围。

“住手!不许伤害他!”赵盾忽然制止众人。只这一句话,更令刺客感动,他不由自主地扔下利器,昂首说道:

“啊!赵正卿,赵相国!小人名叫钮麑(音除尼),宁愿违背主人的命令,也不忍杀害忠良,我今日自尽而死,恐尚有后来者,望相国千万提防!”

自称钮麑者,说完最后一句话,突然往门外冲去。赵府家丁来不及追赶,却见他一头撞向槐树,即时脑浆迸裂而亡!

死者的血,溅向四方,围观者都愣住了!“这古怪的刺客来自何方?”“又是受了谁的指使?”众人纷纷猜测,却不得要领。

“父亲,莫非刺客正是受仇家派遣?”年轻的赵朔问道。

赵盾顾不上回答,刺客的话还在耳边回旋,他联想翩翩而起,不由悚然心惊。他想起了晋宫,想起了国君晋公……

晋灵公,名夷皋,晋襄公去世的时候,嫡子夷皋才七岁。当时的相国赵盾,想在晋襄公诸子之中,择贤长而立,以稳定政局,无奈夷皋之母襄夫人苦苦哀求,只好立之。初时,晋公对赵盾言无不听,计无不从。但年长之后,君臣貌合神离,到后来竟宠用阿谀逢迎的奸邪小人,与赵盾日渐疏离。尤其近年来,年齿徒长的晋灵公,不仅胸无大志,反而向百姓加重赋税,用民脂民膏,在绛城内筑起了一座桃园,园中建造了三层高台,中间又建起一座绛霄楼,睹之令人心痛。更过分的是,晋灵公常常登上高台,游戏取乐之外,居然听人挑唆,把聚观的百姓当作鸟兽,命左右

一起弹射,可怜的众多百姓,有的被削去耳朵,有的被弹去眼睛,一个个头破血流……

更有甚者,宫中有一个厨子,只因为煮烧熊掌未能熟透,晋灵公竟命人把他砍为数段,命内侍弃于野外,简直惨不忍睹。

对此,正直的大臣屡进谏,谁料晋灵公口头上知过,背后却变本加厉。赵盾实在忍不住,就在不久前的一天,不顾一切地把晋灵公阻挡在桃园之外,厉声谏道:

“主公,臣闻有道之君,以乐乐人,无道之君,以乐乐身。u0027主公放弹打人,又因小过肢解厨子,人命至重,滥杀如此,难道不怕众叛亲离?臣不忍坐视君国之危亡,故敢直言不讳,乞望主公改革前非,使晋国危而复安。”

赵盾记得,当时晋灵公的脸色极为难看,身后的那些奸邪小人,更是咬牙切齿——难道因此结下大怨?又莫非刺客正与这些小人有关?

想到此,他既惊心,更觉愤慨!这时,赵盾的车右示眯明禀道:

“老相国,时辰已到,车乘已准备好了,相国是否赴早朝?”

“谁说不赴早朝?登车!”赵盾便欲动身。“相国今日万万不可上朝!”示眯明阻挡说。“为什么?”

“方才刺客临死之前,分明提醒相国,恐有后来者,望相国千万提防!相国若上朝,谁能保无他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