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千门36天局72地局详解 > 第7章 西施效应(第1页)

第7章 西施效应(第1页)

第7章西施效应

1

今天是周敬王三十五年的三月十五日。还是暮春时节,天气却已开始闷热。吴王夫差带虞丝王后和后官妃嫔,到新扩建的离宫“姑苏台”居住。

扩建“姑苏台”和兴筑“馆娃阁”、开挖“锦帆泾”等三个工程,都是在西施入吴之后,夫差为了讨她的欢心,为她提供良好的避暑、娱乐、游览场所,而下旨动工的。被吴国百姓戏称为“西施三工程”。吴王命司直王孙雄大夫任三工程总督造,还指定太宰伯为工程总督察,组织全吴九郡数万军民,夜以继日地在全面铺开的三个工地上,全力赶工兴建。

相国伍子胥据理力阻三工程的动工,向吴王指出:“三个工程完工之日,就是国库亏空之时。此种劳民伤财之蠢事,是亡国之先兆。”

太子友和太师持相同的观点。在察访九郡回官后的次日上午,他又独自来贵妃宫找西施。他痛心地道:

“三个工地的民工死伤不计其数,百姓怨声载道,都骂大王只管自己享乐,不顾百姓死活。西施妹子,为了吴国的社稷和百姓,你应该劝父王停工才是。”

西施听后顿感自己对吴国百姓有愧,不禁耳热脸烧,但却对太子友嫣然一笑,道:

“西施女流之辈,不便预问朝政。太子哥深得大王疼爱,你为何不当面谏阻呀?";

";我何尝不曾对父王说过。“太子友耸耸肩,两手一摊,无奈地道:”可是父王不听,却说这几年他南征北战十分辛苦。今日四邻臣服不二,天下太平无事,扩建官室以自娱,有何不可?还说他这样做是为了我的明天。西施妹子,你说,父王如此瞎折腾,我还有明天吗?";

西施不置可否,以轻轻的一笑应付之。

她细看这位高身材、宽肩膀的年轻王子,觉得他的眉宇间有一股逼人的英气。心想十七年前的夫差,恐怕就是这个英俊的样子。但这位二十一岁的王子,却比三十八岁的父王聪明得多,很有远见卓识。一种敬慕之情油然而生。如果她是一位吴国的女子,也许会和太子友同心协力,奉劝夫差。然而,她身负“灭吴”重任,夫差这样做,正是勾践和范蠡、文种所希望的“西施效应”,西施也一直绞尽脑汁、不露痕迹地推动着夫差去大搞这些工程,她怎能违心悖越,接受太子友之托,去奉劝夫差励精图治、停建宫室呢?

没想到工程进度如此之快。庞大的“姑苏台”改造扩建工程,竟在六个月的时间内竣工。由此可见,当今的吴国大王,对自己要做的事,是多么有魄力!

今天上午,天气晴朗,丽日耀眼,春风拂面。吴王、王后和西施等一行,冠冕仪仗,鼓乐齐鸣,浩浩荡荡地出了姑苏城西南的间门,向三十里外的姑苏山进发。

队伍由仪仗开路。吴王与王后同乘一辆像小官殿似的镶金龙凤大马车,紧随仪仗之后。接着,就是西施和郑旦的王妃重帷香车。香车后面,是随行的官女和歌姬的马车。最后,是乘马的太宰伯嚭及其随从武官。

一路上,随着辚辚车声,西施心潮起伏难平。回想入吴八个多月来,虽经风风雨雨,但却事事如意。夫差自从那夜欲斩又止后,对她宠爱有加,简直成了尚未断奶的婴儿,一天也无法离开她。王后服了她带来的“益母草”药汤之后,经年的妇病已祛,拾回了已失的某些红颜,仿佛把西施当成再生父母,处处体贴入微。太子友聪明盖世,件件师承老谋深算的伍太师,但却被西施秀丽而又纯朴的气质所迷,一反太师伍子胥的指令,不但对她渐渐松懈了警惕,而且还遐想翩翩。对于太子友应采取什么态度,范蠡未曾交代,但她知道同他相处应保持“不即不离”的关系。

最可畏的是相国伍子胥,他那如炬的目光,具有惊人的穿透力。几乎没有一件事能够瞒得了他的眼睛。不过,他那亢阳如火的个性,在西施一味采取“阴柔温顺、卑躬屈膝、唾面自干”的态度之下,使他失去了用武之地,成了烈火遇冰霜,空自焦躁着急。而他那刚直不阿的性格,凡事过激,直情径行,又不能正视夫差对美色的欲求,这在极其高傲的夫差面前,是注定要失败的。

西施对完成自己所扮演角色的特殊任务,充满着必胜的信心,似乎胜券在握。想到此,她忍不住笑了。笑一个山村的浣纱女,竟成了吴越之战中一员事关全局成败的大将军。

但是,她的朗朗笑声,竟刺痛了坐在她身边的郑旦心病,给郑旦增添了几滴本已两眼红肿的珠泪。委实始料不及,越国派出同她一样秀丽的郑旦给她做助手,竟成为她的一个包袱,平添了许多烦恼。范蠡“不擅宫闹,免招嫉妒”的嘱咐,本来是针对吴宫后妃而言,哪知却应在和她不是姐妹胜似姐妹的郑旦身上。

郑旦因争风吃醋昏了头,在夫差面前搬弄是非,惹出了一场西施和太子友之间的绯闻风波,而这场风波又被虞丝王后发现,并查得水落石出。对于违反王后旨意的郑旦,给以赐死治罪。后经西施一再哀求,才保住了一条命。但郑旦的菊妃名份,却被拿出先王笏板的王后一句话废掉了,连夫差想挽回都已来不及。尽管怜惜她的夫差在枕边曾多次许诺,日后将恢复她的王妃名份,今天出游也按王妃仪制,同西施平起平坐,然而她依然心中抑郁,闷闷不乐,眼圈红红的,一路上不讲一句话。

西施见郑旦垂头丧气,心里也好难过。本有千言万语对郑旦细说,但又无法讲得清。西施惊觉到:已经不可以再对郑旦提起“兴越灭吴”的使命,郑旦陷于情爱而不能自拔,虽然她生性懦弱,不敢造次,可是万一刺激太深,什么事都可能发生,万一事关复仇大计的话被郑旦传到夫差耳里,那就难免带来杀身之祸。于是,她只能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之话安慰她,劝她保重身体。

香车终于在“姑苏台”的大殿前停下来。

扩建后的“姑苏台”,果然面貌焕然一新,其气势和八个月前大不相同。台高三十丈,广八十四丈,能容纳六千人,登上高台,可了望两百余里,新修的登山九曲径,也加宽了一倍。刚才车过曲径时,觉得比上次轻松自如多了。

整个建筑群,倚山面水,绿树环抱,风景如诗似画。殿外各处,楼阁飞檐高入云霄,亭台塔榭花木翳掩。树中鸟儿啁啁,河里流水潺潺,忽然有几只红鲤鱼蹦出水面,招来水马跃跃欲啄。这使她再次想起了故乡浣纱的苎萝江。

宏伟宽敞的大殿内,越国送来的两根神木,作为主横梁,镶嵌于殿顶,恰似双龙游天,蔚为壮观。大殿内的大舞台可容百人表演。舞台后两扇朱门通入“琴音”绣阁。惹得姑娘们舞兴大发,争相登台翩翩起舞。

夫差拉着王后和西施游览大殿。他对殿顶的两根神木凝视良久,连声赞叹:

“果然气势不凡,气势不凡!勾践去年七月献给我两位仙女,后又送给我这两根神木,真是寡人有福,得天恩赐,王后,你说寡人有神保佑,有仙陪伴,何惧天下风雨飘摇?";

”看来勾践还是一个有恩知报的人。六年前大王放他君臣三人回国,不但伍太师反对,连我都不放心。“王后道。

”现在你该放心了吧?“夫差喜形于色,道:”寡人布仁义于天下,连两位天仙都感动得到我身边来,何况是肉身凡胎的勾践?西施,你说是吗?";

在王后面前,西施只能装正经,不高兴地道:

“王后娘娘,你看大王又欺悔臣妾了。”";西施妹子,你别理他。他就是这样嘻嘻哈哈的,没个大王的样子!“王后安慰道。

”你们两位忘年姐妹联合起来对付我,我有几个胆,敢欺负你们!“夫差笑道。

2

第二天中午,夫差由伯太宰陪同,前往灵岩山视察即将完工的”馆娃阁“,要到傍晚才能回来。王后因昨夜陪夫差度过一个良宵,颇感困倦,吃了午饭就上床睡觉去了。郑旦和众姐妹见王后已休息,也都在各自的房间里睡觉或玩要。西施昨夜一睡到天明,并无困意,便走到大殿里,再次仰视那两根越国进贡的神木大梁。忽然,背后响起闷雷般的声音:

”这位姑娘莫非就是施贵妃娘娘么?";

西施闻声转身,见一位银发白须、目光如炬的老人,身着朝服冠带,腰挂七星宝剑,威严地站在面前。

西施一眼就认出这位正是要置她于死地的伍子胥相国,心中微微一震,但却平静地道:

“老伯伯莫非就是两朝功臣伍老太师么?";”老夫正是伍子胥。“他目光冷峻,像是要把人看透。”老太师,民女西施有礼了。“西施轻施一礼,心中颇感不安。

”岂敢,你是贵妃娘娘,国母第二,老夫那能受此大礼?“他转身避开,一脸寒霜。

”老太师不要客气,西施乃是一个下国山村浣纱之女,不知天高地厚,蒙大王和王后娘娘错爱,赐封为施贵妃,实不敢当。老太师年高德厚,英雄盖世,名震天下,还是直叫我西施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