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千门36天局72地局详解 > 第2章 赵氏进退术(第1页)

第2章 赵氏进退术(第1页)

第2章赵氏进退术

1

如果说被俘的皇族们还在淌泪的话,那么,战乱后的京都百姓,连哭的力气也没啦!

金兵南侵的这场战争前后持续了一年。早在去年(靖康元年),金兵第一次南侵时,汴京已被围二十多天。当时城内食物匮乏,几乎到了人吃人的地步。谁知元气未复,金兵又卷土重来。这次,像是与敌人里应外合一样,轻而易举就让京都陷落。钦宗赵桓俯首投降,眼巴巴地看着金兵直入皇宫,检视府库,任由他们将金银宝贝搜刮一空。

金人搜得黄金三十万八千两、银六万两,表缎一百万匹,这样还嫌不足。钦宗皇帝在金人胁迫下,增派得力大员,在汴京城内连连搜刮十八日,杀了不少敢于抗拒的百姓和搜查不力的官员。又得金七万两,银一百四十万两,表缎四万。眼看没得搜刮了,索性把徽、钦二帝及所有皇族俘走。

昔日繁华的汴京,顿时一片狼藉!

面对百疮千孔、残败不堪的京都,有一长者悲叹不已!这个人姓孟名忠厚,字仁仲,徽宗在位时,孟忠厚官至将作少监。钦宗靖康元年,知海州,召权卫尉卿,现赋闲在家。这一天,孟忠厚在汴京几个残破的城门绕了一圈后,无限感叹地说:

“唉,金人不仅毁了宋人的元气,也抽去了我们的主心骨啊!";

”是呵,人要是没了主心骨,连屁也放不响。“有人在他背后附和着说。

孟忠厚返身一看,发现是康王的舅舅韦渊。心想,韦渊正与金人扶植的伪帝张邦昌打得火热,孟忠厚不屑同他搭腔,说了句”原来是你“,转身便走。

”喂,孟大人请留步、留步!";

“孟某已是闲置之人,称作大人实不敢当。倒是想请问韦大人,要我留步,有何赐教?”孟忠厚问道。

韦渊闻出话中有刺,心中说道:嘿,别以为我在拍张邦昌的马屁,其实是他在舔我的屁股呢,他这么想着,不知不觉地笑了出来。

“你跟张邦昌十分投契,十分得意啊!”孟忠厚问。

“不!我是在笑张邦昌:兔子尾巴长不了!”韦渊说。

孟忠厚不以为然,冷笑不语。

“这可是真的。眼下,甭说朝臣对张邦昌都不服气,光一个吕好问,就够张邦昌为难了。”

听到吕好问的名字,孟忠厚来了兴致,问道:“吕好问是怎么为难张邦昌?";

”吕好问算是一条汉子,他就是不承认张邦昌为帝,所行文书,仍用钦宗的';靖康';年号。有一回,他当面问张邦昌:';相公真欲立帝,或是畏金人?';张邦昌回答说:';本为生灵,非敢窃位。';吕好问便说:';既然如此,当从远处着眼。';张邦昌只得答应,因此凡事不得不听吕大人主意。“

”吕大人对时局有什么打算?";

“他说,河未过,桥不能拆。”韦渊道:“吕大人认为,应先稳住张邦昌,再从长计议。”

“如何计议?";

”这就是韦某找你的原因。“

”啥?与我有关?“孟忠厚摸不着头脑。

韦渊于是把他想要促成他的外甥--康王赵构嗣位的如意算盘,全盘托出。

孟忠厚心里一惊,却不得不佩服这是一条妙计。

孟忠厚沉吟了片刻,心想,国难当前,为了让中枢有主,让赵构嗣位以稳住局势,他无论如何也要尽一己之力,去说服自己的妹妹孟氏,来配合实施此一大计。

2

汴京城西侧、大相国寺之前,孟氏府第,曾于宋哲宗元佑七年,受朝廷敕封。当时府前车水马龙,出入之人络绎不绝,一度引起京都人士的注目。然而,没过几年,随着主人突然遭到贬抑,孟府也变得门可罗雀,连门口那对大石狮也好像寂寞异常。

近几天,孟氏府第有了新的变化,不少人进进出出,又引起远近居民的注目。

忽然,从皇宫那个方向,传来了金钲、大鼓、铙吹、羽葆等鼓乐声,声音直往孟府这边接近。

这个时候,孟府客厅里来客云集,正向一位多年没有见面的老妇问安。看到老妇白发丛生,满脸苍白,又那么善良、和霭,众人既生同情,又涌出无限的敬意。

老妇姓孟,是孟忠厚的胞妹。于十六岁入官,侍奉哲宗皇帝。当时因她能执妇礼,宣仁高太后和钦圣向太后皆爱之,于元佑七年正位中宫,册封为皇后。但没过几年,因被人诬罪,一道圣旨便废去了她的后位。名为出居瑶华官,号华阳教主、玉清妙静仙师,实际上是将她贬入冷宫。靖康兵难,瑶华宫起火,她移住孟氏府第。京城陷落,皇族男女被携,她因是废后,幸免于难。

“真是谢天谢地!”不知谁领头说了一句,众人纷纷说道。

“你们大概是因为我幸免于难而高兴吗?”孟氏开口说话了:“这不宜哪!试想,二帝被携,宗室男女皆作俘囚,赵宋天下零落至此,我纵使一时苟活,有什么可以庆幸?”孟氏说着,不禁潜然泪下!

这是多么值得人们敬重的老太太!所有人都这么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