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千门36天局72地局详解 > 第3章 顺势造势(第1页)

第3章 顺势造势(第1页)

大业十一年四月的一天,李渊喜从天降。隋炀帝的诏令下来,加授李渊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并着令他即刻启程,讨捕群盗。

李渊的第一个行动是渡河,那里的贼首毋端儿,正率领数千贼众想夺取军事重镇龙门。

当李渊跳下船,再次蹬上马背的时候,忽然觉得有些腰酸,他后悔那些日子装得太像了。他伸了伸腰、挺了挺胸,一切都过去了。

这时的李渊显得那么英俊威武,头上扎着一方白巾,身上穿着一件银战袍,左插弓,右带箭,胯下一匹白龙马,他高高举起手中的银鞭子,一顿,“格蹬”一声脆响,大声叫道:“出发!”那银灰色的胡须,随风飘起,飒飒作响,整个人就像一朵滚动的白云在黄河东岸的山道上飘驰。

他身后是一阵雄壮的队伍。军旗猎猎,马嘶人嚎,卷起一片尘土。

李渊突然驻马,回首大笑。他的身后,是浩浩荡荡向南奔腾的黄河。河的西岸,有他的中军和家眷。他慢慢地穿过队伍,回到岸边。

李世民正在岸边指挥大军过河,显得很兴奋,脸色绯红。他频频挥动手臂,河水打湿了双脚。李渊走到他身边,说,“世民,上马来吧!”李世民回头朝父亲笑了笑,一跃,跃上了身边的战马。

“如何?”父亲问。

“一切顺利。”

李渊看到队伍正在有条不紊地,一船一船地过河,满意地点点头。

他对三个儿子都有分派,建成、元吉护送家眷,世民统率中军。这种分派自然有一番深意。在三个儿子当中,他最看重二郎,便给他留下更多锻炼的机会。而他本人则和副帅夏侯端率领先头部队,轻装前进,目的是要迅速占领龙门。

“兵贵神速,请父帅放心去吧!”李世民说。“可将先行过河之兵组成一支卫队,以防贼众突击河岸,使我措手不及。”李渊对李世民说。

“父帅所言极是。”说着,李世民策马而去,很快就组织了一支临时的机动部队,以防止突然出现的袭击。

李渊看到大军过河有序,便回马追上前锋。

李渊和夏侯端率领前锋,马不停蹄地赶了四个时辰,便到了龙门城下。

这时,龙门已是一座空城。原来河东一带,贼情十分严重。北面,杨仲绪率众万余,强攻北平;西面,上谷人王须拨,自称“漫天王”,连同自称“历山飞”的魏刁儿,各率众十余万,勾结突厥,占州掠县;在龙门、绛郡、吉昌一带,则有毋端儿、敬盘陀、柴保昌等人肆虐。州县官兵闻贼丧胆,听说毋端儿率数千贼兵来犯龙门,早已弃城而逃,城里的百姓也都逃得一个不剩,街上全是丢弃的家当、衣物,一片狼藉。李渊等人进了县衙,知县早已不知去向,衙门洞开,牢里的犯人也全跑光了。

李渊等人在县衙转了一圈,也不下马,就在县衙前的台阶上对胡标说:

“你们几个四处看看,看能否找到一个活人,也好问问情况。”

胡标等人速速在城里搜了一遍,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活人,一问,却不会说话,只会哇哇叫,原来还是个哑巴。

“我看贼情紧急,先把城门紧闭,再作计议。”夏侯端说。

“贼焰嚣张,必先挫其锐气,关门拒贼反灭自己威风,长贼人志气,是不可取。我等出师河东,不为守城,而为灭贼。依我之见,要移师城外,以迎面击贼。”李渊摇头道。

正说着,便有探子来报,说城北数里处,尘土飞扬,怕是贼众已迫龙门。

李渊等人不敢息慢,连忙移师北门。刚刚摆好阵势,毋端儿也就到了。

原来这毋端儿自起事以来,没有遇到过什么对手,州县官兵为贼势所慑,有的弃城而逃,有的一触即溃,短短时日,便夺得无数财物,占了一大片土地,称王称霸,骄横无比。他早就听说,龙门已是一座空城,他是想来占城为王的,队伍后面,还拖了一大批抢来的粮食财物和一大群掳来的妇女,准备进城好好享乐一番。猛地在城外看到黑压压的一片官兵,他着实愣了一下,勒住了缰绳。

那边李渊大声喝道:

“何方草寇,胆敢犯上作乱,官兵在此,还不快快就擒,可免你一死!"

毋端儿回过神来,哈哈大笑,说:

”本帅自起兵以来,还没有见过象样的官兵,今天,我倒要来试试我的这把刀,让它磨磨刀锋!"

说着,一声嘶叫,便冲了过来。那后面的贼兵也跟着叫喊着,冲杀过来。一时人嚎马嘶,尘土飞扬。

李渊冷笑一声,不慌不忙地侧过身子抽出弓箭,说声“看箭”,“嗖”地一响,一箭射中了毋端儿座骑的眼睛。那马一声惨叫,把毋端儿摔到地上。毋端儿也是一条汉子,他在地上一滚,翻身躲过后面的骑兵,一跃,跳上右边的贼将让出的座骑,两脚一夹马腹,挥刀又向李渊杀来。

李渊又是一声冷笑,引骑后退,翻身控弦,又是一个满弓。这一次,不上不下,不左不右,正中射进毋端儿的咽喉。毋端儿应声落马,一个抽搐,便一动也不动了。

与此同时,夏侯端等数十人控弦出击,连射皆中,贼将纷纷扑地,贼阵大乱。

李渊一声令下,官兵蜂拥而上,杀声震天。那些个贼人哪里还见过这样场面,不敢再战,一哄而散,争先恐后地往后跑,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

李渊乘胜追击,横扫周围数十里。李渊传令:“贼已溃不成军,只捕不杀。”

到天黑时,降者已有数千人,在城外站成黑压压的一片。李渊再次传令:

“凡无家可归者,可留下来为皇上效力;愿意回家的就地遣散,回乡安心务农,不得再为贼为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