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自那以后,皇上两三度意欲禅让,也悉数被拒绝?
那就算谋朝篡位的反贼,也得给自己挂块遮羞布,玩一玩三辞三让的戏码。雍亲王为了名声而演一演,也是有的,未必纯然孝顺。
如今可就不同了!
全权监国了三年多之后,雍亲王以其卓绝的能力与铁血的手段不止一次让朝臣心悦诚服。
甚至隐隐盼着改天换地,能名正言顺地喊他一声皇上。
如此之时,他再这般可就没有什么作秀嫌疑,而是纯然孝顺了。
这个认知起处,胤禛的贤孝之名迅速在朝野之中传开。有且有不少心思灵动的书生为其作诗作赋,还有人将他这为孝道数辞皇位,衣不解带地守着老父亲病床前。步行往圆丘给老父亲祈福的事儿编成评书,在各大酒楼茶馆等人流密集处讲说。
用不了多久,雍亲王这贤孝之名就越传越远,渐渐遍布整个大清。
甚至有人觉得他就是吃了生得晚的亏,否则在二十四孝之中都能位居前列。
听到这消息的淑宁满意颔首,如此,大外甥就再不会像梦中一样背负种种恶名。明明承前启后,一手收拾了康熙晚年乱摊子,又给乾隆盛世打下坚实基础的有为帝王,却惨遭非议数百年了吧?
第251章再提千叟宴时隔经年,他还记得当初……
胤禛手下的粘杆处经过许久发展,现在已经颇具规模。不说无孔不入,也能把京城中大大小小的消息汇总起来。早在雍亲王孝名开始显扬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注意到了,还知道这其中有一等公阿灵阿福晋的推波助澜。
负责之人唯恐传扬开来,对自家主子不利。急急忙忙报了上去,然后……
他发誓,跟随主子多年,从未见素来冷肃端凝的主子笑得那般愉悦满足过。
足足一刻钟后,他才半是欢喜半是无奈地吩咐:“既是姨母所愿,那就别管啦。且由着她老人家一步步的,给爷树个好名声吧。”
“嗻。”负责之人错愕,但也依旧乖觉听命。
然后每日里都跟主子爷汇报几次,一等公福晋又做了什么,怎么为给爷塑造个好名声,又如何小心翼翼控制事态,免得过犹不及的。
日日欣赏自家主子那欢喜又享受的模样。
默默把一等公阿灵阿福晋的重要程度提了又提,直到越过主子福晋,跟宫中的德妃娘娘比肩。
淑宁可不知道自己这点小动作已尽入大外甥眼底,她只琢磨经此一事后,大外甥名声该有极大改善。就算康熙……
咳咳,有什么不测,身边还是没有许多皇子阿哥,他也不会再被诬陷矫诏,再不会被逼着写什么《大义觉迷录》了吧?
然而,并没有什么不测。
康熙就跟那风中烛火般,瞧着摇摇欲坠,好像下一瞬就要宣告熄灭般。可实际上,但有那么点火星子,就能慢慢地缓过来。
这不,胤禛兢兢业业伺候了半个月后,太医就已经跟他道恭喜。
言说多亏了四爷精心伺候,皇上情况已经大为好转啦。
胤禛微笑,当即就掉了泪:“谢天谢地,谢漫天神佛与列祖列宗保佑。来啊,给爷赏,重重的赏。所有参与救治皇阿玛的太医,按着贡献大小,百两银子起步。身边近身伺候之人赏三倍月例,其余人等赏两倍,阖宫上下加发一个月月俸……”
若不是康熙拦得快,他都恨不得大赦天下。
那股子全然真诚的喜悦,让康熙恍惚想起了当初太皇太后身体违和。他也是这般,盼星星盼月亮似的,盼着她老人家能转危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