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刘小童驼峰航线 > 第103章(第1页)

第103章(第1页)

然而,一切只是假设。

宁静的月光没有持续多久,前方就出现了&ot;云遮月&ot;,想都没想,c-47毫不犹豫地一头扎了进去。

周柄:&ot;夜航飞&39;驼峰&39;,我们一般多半程是盲飞,这时仪表的可靠性就非常重要了。罗盘显示差一度,可能我们就要偏出十几公里,可如果一旦差了,哪是一度的事情啊,我是副驾驶,飞机一起来,几乎就盯着那几块表,生怕出错。什么云、雨、雾,不躲不绕,往里飞就是。&ot;远征军把密之那拿下来之前,白天飞要比夜晚飞紧张得多-日本人零式机随时出没。

&ot;驼峰&ot;飞行后期,远征军把密之那拿下来后,不必飞北线,相对来讲要比前期安全一些,但也是麻烦,飞机性能不行,&ot;驼峰&ot;、横断山脉既无地面站又无导航台的,怎么样都不好飞,冰山雪峰不说,一个多变的气候就足以让整个机组都难以应付。可即使再不好,大家也都不愿意太往北偏,喜马拉雅山脉,虽然只是个尾部,但和日本人零式机相比,也安全得多。毕竟,日本人不是时时刻刻都出来啊。所以,飞南线,一般都带着侥幸心理。把眼睛睁得大大的,紧盯着外面,要是夜间,好家伙,就是期盼仪表、导航千万别出错。

周柄:&ot;那一次我们一出来,是白天,机长让我什么都别干,就看着外面。看着看着,突然风挡玻璃上出现一个黑点,这个地方有黑点,肯定是零式机啊。我大叫一声,日本人-机长马上就俯冲,进了山沟。&39;黑点&39;也跟着进沟,就在我们&39;对面&39;,不对啊,零式机速度再快也做不到这个水平,我伸出手,在舷窗玻璃上一摸,&39;黑点&39;没了-一场虚惊!&ot;精神上高度紧张,老人说。

再让老人讲,老人笑了,&ot;只要飞那条航线,几乎每个人的经历都大同小异,只要是摔不下来就继续飞。不说了吧。和那些同伴相比,我们只是活了下来,其实,也没什么。&ot;

------------

与一个老人的通信-硬汉邓重煌(1)

------------

无论是按时间顺序还是按&ot;资历&ot;,把1943年进入中国航空公司并在&ot;两航&ot;起义中起到重要作用的邓重煌放在这里肯定不太合适,因为下一节和&ot;驼峰&ot;航线上最重要的一个点-密之那有直接关联,所以,只好按这个时间顺序把老人排在此处。

很早就知道老人的名字,等到我按图索骥找到老人住处时,老人已到美国子女那里居住几年了。

向几位老人打听邓重煌在大洋那边的新地址,老人们都说,孩子,别找了,即使▲中航副驾驶-周柄。

找到了,他也不会说的,他犟得很。

感谢在香港定居的黄元亮伯伯,他把邓重煌在美国的地址寄给我,并又为此专门给邓重煌写了信。

这边,我也给老人写了一封信。

十五天之后,老人回信给我:&ot;我老了,听力已经不行了,不要给我打电话,有什么问题,你写在信中,我回答你。&ot;曾在某个老人那里见过邓重煌的照片-严肃,不苟言笑,身材高大健壮,一点都不像地道的广州人。

真是文如其人,但还是有门!

于是,我马上再次给老人写信,记得在那封信中,我一共问了老人十三个问题,其中,竟有&ot;失踪&ot;和&ot;牺牲&ot;有什么区别这样的白痴&ot;问题&ot;。

又过了半个月,老人回信了。

在这封信中,老人第一句话就说,我必须坦率告诉你,在&ot;驼峰航线&ot;上,&ot;失踪&ot;意即&ot;牺牲&ot;,&ot;牺牲&ot;也意即&ot;失踪&ot;,它们是同义语!

八十八岁的老人,写给我的信,字都是歪歪扭扭、缺胳膊少腿的。老人说,我八十八岁了,耳朵不好,手也发抖…和老人一年多的联系,全是在信中完成的。

老人的第一封信:

小童,我的朋友:

同时收到你两封来信,禁不住将尘封许久的往事浮现眼前,不是没话可说,而是要说的话实在太多太多,一下子又不知从何谈起。两天来,想到&ot;驼峰&ot;,想到那段岁月,我就心神不定。今天,终于决定提笔写信给你…我是在1943年加入中国航空公司,被公司录用后,马上送到加尔各答&ot;培训&ot;,一个月后,即上机飞行。那哪里是什么&ot;培训&ot;,那时的&ot;模拟机&ot;连现在小孩子的玩具都不如,电子显示什么的都没有,就是一个壳子里面焊了个驾驶杆。而且,我开始飞行后才发现,&ot;模拟机&ot;竟然和我所要飞的飞机内部布局截然不同。

飞行时,空勤机组规定是应该三个人,即正、副驾驶和报务员,但在1944年之后,情况变化特别大(主要是牺牲),不仅是报务员,连副驾驶都招不到,所以在我的记忆中,总是我和机长两个人飞…你问我那时飞行最大的感觉是什么,我现在还能感觉的,就是疲倦,没日没夜地飞,既要和天气斗,又要警惕日本人的飞机,神经绷得再紧,也有松弛下来的时候,一旦松弛下来,就不管那么多了,只想闭上眼睛打个盹。那时就想,摔就摔吧,击落就击落吧,两眼一闭什么都不知道,也好,就实在坚持不住了。

可毕竟还活着,活着就得飞!

有一次我们从昆明返汀江,起飞时正是黎明日出之际,我们的飞机一路向西,贴着云头飞行。我记得特别清楚,我们下面,是一层密云,云面不高,云头不是平面光滑的,有高低突起部分,太阳从我们后面照射过来,飞机的影子就印在突起的云头上。

那时正轮到我休息,机长把杆。蒙眬中的我看见一架飞机迎面而来…&ot;要撞上了!&ot;我大喝一声,紧急拉杆操纵飞机躲避。机长也被我的举动吓了一大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