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试之期终是渐近,仿若命运叩门之声在叶安乐的耳畔日益清晰。叶安乐怀着一颗炽热且忐忑的心,仔细地收拾着行囊,行囊里是他的全部家当,几件朴素却浆洗得干净整齐的衣衫,几卷爱不释手且早已翻得边角起毛的书卷,那是他日夜苦读的见证,还有一支用了多年的毛笔,笔杆被摩挲得油光发亮,就如同他对会试的向往般执着。
待一切准备妥当,他即将踏上这漫长的会试征程。此一去,山高路远,前程未卜。而家中此刻也充满了离别的愁绪与殷殷的期许,仿佛空气都变得凝重起来。
叶萧和林芷这对夫妇早已习惯了黎明即起的生活,这日更是早早起身。林芷揉着面团,擀着一张张薄饼,她的眼神里满是慈爱与不舍,嘴里还喃喃自语着一些叮嘱的话语,好似怕遗漏了什么。
叶萧呢,他在厨房与院子之间来回穿梭,手中或是拿着新鲜采摘的果蔬,或是抱着柴火添入炉灶之中。夫妻二人齐心协力,只为儿子准备一顿丰盛无比的早餐。
那木制的餐桌上,渐渐摆满了叶安乐平日里最爱的食物。那一碟碟精致的小菜,有散发着淡雅清香的凉拌时蔬,新鲜欲滴的绿色仿佛还带着田间的朝露;还有那精心烹制的红烧肉,色泽红亮诱人,肉香混合着香料的气息氤氲在空气中。
每一道菜都好似一位无言的亲人,默默诉说着父母对他的深情厚爱,这爱如同涓涓细流,缓缓淌入叶安乐的心中。
林芷眼中满是担忧与牵挂,她不停地往叶安乐碗里夹菜,“安乐,出门在外要照顾好自己,吃饭别凑合,一定要吃饱吃好。”
叶安乐看着母亲,心中一阵感动,“娘,您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叶萧则神情严肃又满是期望地说:“安乐,此次会试是你人生的重要转折点,爹相信你多年的努力定会有收获。但无论结果如何,都要保持平常心。”
叶安乐郑重地点点头,“爹,我明白,我会全力以赴的。”
吃完早餐,叶萧和林芷送叶安乐到村口。一路上,林芷紧紧拉着儿子的手,仿佛一松开,儿子就会消失不见。
到了村口,叶萧拍了拍叶安乐的肩膀,“这一路要注意安全,到了地方记得给家里报个平安。”叶安乐看着父母日渐苍老的面容,心中一阵酸楚,“爹,娘,你们回去吧,我到了就写信回来。”
叶安乐转身踏上路途,走了几步,又忍不住回头。只见父母依然站在村口,身影显得那么单薄与落寞。他挥了挥手,大声喊道:“爹,娘,你们快回去吧!”然后坚定地转身,朝着会试的方向走去。
一路上,叶安乐徒步前行,心中思绪仿若千丝万缕交织缠绕。他忆起往昔在书院求学之岁月,那是一段充满墨香与朝气的时光。
在书院之中,同窗皆是各地而来的俊才,他们白日里围坐于先生跟前,听先生讲授经史子集,先生之言如涓涓细流,淌入众人心中。
而课余之时,叶安乐则与同窗们相互交流切磋。有的同窗思维敏捷,常能于争辩之中提出独到之见解,令众人惊叹;有的同窗博闻强识,旁征博引,仿若一部行走的典籍。每一次的交流切磋,都似一场知识的盛宴,让叶安乐受益匪浅。
归乡之后,父母那无微不至的悉心照料与温暖人心的鼓励,犹如和煦的春风,时时吹拂着他的心田。
每日清晨,母亲总是第一个起身,为他准备热气腾腾的餐食,那饭菜里满是母亲浓浓的关爱。父亲虽不善言辞,但那深沉而坚定的目光,便是对他无言的支持,父亲偶尔的几句提点,犹如暗夜里的烛光,照亮他前行的方向。
还有那村子里的乡亲们,他们一张张质朴的脸上,总是带着充满期待的眼神望向自己。那眼神之中,蕴含着对他的厚望,仿佛在说,安乐啊,你定要有一番大作为才好。
这些往昔的种种,如同潺潺溪流汇聚成磅礴江河,成为他不断奋勇向前的强大动力,令他内心充盈着昂扬的斗志,仿若一名即将奔赴战场的勇士,坚毅且无所畏惧。
终于,叶安乐来到了会试的城镇。繁华的街道、来来往往的学子,都让他感受到了浓厚的考试氛围。他找了一家客栈住下,稍作休息后,便开始整理复习资料。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笔记,叶安乐心中充满信心。
他知道,这是自己多年努力的结晶,也是实现梦想的关键一步。在这个陌生的城镇里,叶安乐怀揣着梦想与家人的期望,即将在会试的舞台上一展身手,开启人生新的篇章。
喜欢孟婆她下凡历劫了请大家收藏:()孟婆她下凡历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