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蛇年的时光长河里,有一座宁静祥和的小镇,宛如一颗遗落在尘世的明珠,散发着古朴而迷人的气息。
随着元宵节的脚步日益临近,小镇仿佛被一股神秘的力量唤醒,处处都洋溢着热闹非凡的节日氛围。
街道两旁的店铺张灯结彩,五颜六色的旗帜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欢快地舞蹈,向人们诉说着节日的喜悦。
街边的小贩们扯着嗓子叫卖着各种特色小吃,那诱人的香气如同无形的丝线,勾引得过往行人纷纷驻足。
孩子们穿着崭新的衣裳,在人群中嬉笑玩耍,手中的小灯笼闪烁着温暖的光芒,如同点点繁星在地面上跳跃。
在这一片欢乐的海洋中,有一对令人羡慕的小夫妻,沈若璃和苏逸尘。沈若璃生得眉如远黛,目若星辰,身姿婀娜,宛如一朵盛开在山间的幽兰,清新脱俗。
她不仅容貌出众,而且心灵手巧,刺绣、剪纸、绘画样样精通,无论是多么复杂的图案,到了她的手中,都能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
苏逸尘则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琴师,他面容英俊,气质儒雅,一袭白衣飘飘,宛如仙人下凡。他的琴艺更是出神入化,弹奏起来,那悠扬的琴声仿佛能穿透人的心灵,让人沉醉其中,忘却世间的烦恼。
这一天,沈若璃和苏逸尘吃过早饭,坐在庭院中喝茶聊天。温暖的阳光洒在他们身上,仿佛给他们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薄纱。
沈若璃看着苏逸尘,眼中闪烁着灵动的光芒,笑着提议道:“夫君,快到元宵节了,咱们也别闲着,一起做个花灯玩玩吧。这样既能增添节日的气氛,又能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
苏逸尘一听,立刻来了兴致,他放下手中的茶杯,双手一拍,兴奋地说:“娘子这个主意妙极了!做花灯可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咱们就自己动手,做一个独一无二的花灯。”
说干就干,两人换好衣服,手牵手走出家门。他们沿着热闹的街道缓缓前行,一路上,人们的欢声笑语和各种嘈杂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首欢快的节日交响曲。
不一会儿,他们就来到了集市上卖花灯材料的摊位前。摊位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材料,五颜六色的彩纸在阳光下闪耀着绚丽的光芒,竹篾、铁丝等工具整齐地摆放着,仿佛在等待着人们的挑选。
摊主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者,他看到沈若璃和苏逸尘走过来,立刻热情地招呼道:“两位客官,想买点做花灯的材料吗?我这里的材料都是上好的,保证让你们做出漂亮的花灯。”
沈若璃蹲下身子,仔细地挑选着彩纸,她拿起一张红色的彩纸,在阳光下轻轻晃动,看着那鲜艳的颜色,满意地点了点头。
苏逸尘则在一旁挑选竹篾,他拿起一根竹篾,轻轻弯曲,感受着它的韧性,说:“这竹篾不错,又结实又有弹性,做花灯的骨架再合适不过了。”
经过一番精心挑选,他们买好了做花灯所需的材料,提着一大包东西,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家。
一进家门,沈若璃就像一只欢快的小鸟,蹦蹦跳跳地跑到客厅,把材料摊在桌子上。苏逸尘则不紧不慢地跟在后面,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沈若璃挽起袖子,拿起一把剪刀,开始动手剪出漂亮的花灯纸样。她的手指就像灵动的精灵,在彩纸上飞舞着,不一会儿,一只栩栩如生的蝴蝶就出现在了彩纸上。
苏逸尘在一旁看得入了迷,他痴痴地看着沈若璃专注的样子,不禁脱口而出:“娘子,你认真做事的样子真美,就像天上的仙女下凡一样。”
沈若璃被他的话逗得扑哧一笑,她抬起头,白了苏逸尘一眼,嗔怪道:“就会贫嘴,你要是再光说不练,这花灯可就做不完啦。快来帮我把这个骨架搭一下。”
苏逸尘嘿嘿一笑,赶紧拿起竹篾和铁丝,开始搭建花灯的骨架。
他笨手笨脚地把竹篾弯成各种形状,然后用铁丝固定起来。可是,由于他平时很少做这种手工活,手总是不听使唤,好不容易把骨架搭好,却发现歪歪扭扭的,一点都不规整。
沈若璃看着苏逸尘的“杰作”,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她指着骨架说:“夫君,你这搭的是什么呀,简直就像一个喝醉了酒的人,东倒西歪的。”
苏逸尘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说:“娘子莫要取笑我,我这也是第一次做,难免会有些生疏。你就多担待担待,给我指点指点。”
沈若璃笑着走过去,手把手地教苏逸尘如何搭建骨架。在她的耐心指导下,苏逸尘渐渐掌握了技巧,骨架也越搭越好。
接下来是糊纸的环节。沈若璃小心翼翼地把剪好的纸糊在骨架上,她就像一位技艺精湛的艺术家,每一个动作都那么细致入微,生怕弄坏了一点。
苏逸尘则在一旁帮忙固定,他紧紧地按着纸,眼睛一刻也不敢离开。然而,就在他们全神贯注地糊纸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苏逸尘一不小心,把手中的胶水弄洒了,一滴胶水正好滴在了沈若璃的脸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沈若璃顿时愣住了,她看着苏逸尘,眼睛睁得大大的,仿佛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事情。
“哎呀,你看你!”沈若璃嗔怪道,她伸出手,轻轻抹了一下脸上的胶水。
苏逸尘看着沈若璃脸上的胶水,忍不住笑了起来。他觉得沈若璃此刻的样子就像一只小花猫,可爱极了。
沈若璃佯装生气,她瞪了苏逸尘一眼,说:“你还笑,都怪你,把我弄成这个样子。”说着,她也伸手蘸了点胶水,往苏逸尘脸上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