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铃打小跟着爹娘走南闯北,绣工并不是她的强项。
更别说现在的姜铃还是个冒牌货,这做饭的手艺是本能,还能掌握个七七八八。但女工这些就算了,她实在是看了就头疼。
所以除了嫁衣外,婚后日常要穿的衣服,舅母王媛都寻了外头的绣娘来给她置办。
来置办的绣娘是绣庄里的老手,测身量的手段极为熟练。
绣娘手上的寸尺和软尺在姜铃身上上下游走,间或又让姜铃站直、呼吸,很快就记下了姑娘的身量。
其实府中原先也有姜铃的尺码,但因为年头时老夫人去了,姜铃给老夫人守灵,哭得瘦了一圈,所以如今才重新记了尺码。
而在测量时,记着的绣娘也不禁在心中感叹,这眼前姜姑娘的身量较之前是更加柔媚。
人这一身软肉,也不知是怎么长得,全往那该长的地方去了,实在令人艳羡。
“好了,这身量都已经记下了。”
“姑娘出嫁前,我们一定将衣裳都赶出来!”
听着这话,坐在主位的王媛是点点头。随后她又转头,看向了面前的姜铃。
“铃儿,你舅舅同你说了没?”
“这几日,你也将东西收拾收拾。”
“出嫁嘛,自然是要从自家出嫁的好。”
说这话时,王媛的嘴角微微勾起。
姜铃不是个呆子,一下就晓得舅母这话是什么意思。
如今谢家还在孝期,谢孝想着若是姜铃从谢家出阁,怕是会犯了忌讳。索性就同裴将军商议了,谢孝出钱给姜铃买间庄子,全做嫁妆给她添添底气。等到成婚时,也好从庄子里出嫁,不至于犯了忌讳。
只不过在外人眼里,这从国公府里嫁出去和从庄子上嫁出去,可是完全不同的身价。
王媛厌恶姜铃,自然是双手同意让姜铃搬走,从自家庄上出嫁的。
但幸好,裴将军知晓这是谢孝疼他外甥女,并不因为姜铃要从庄子上出嫁,而不是从国公府里出嫁,就看轻她。
不管是从谢家出门也好,还是从庄子里出来,只要这人是谢孝心疼的外甥女,他这笔买卖就绝不会亏!
对此,姜铃并没有多说什么。
本来两家就是联姻,她已经是占了谢家的便宜,自然不好得寸进尺。
就这样,不多时庄子便买下来了,用的是外祖母谢老夫人留下来的体几银子。
这钱是老夫人临走时放在舅舅谢孝那里的,说是要让姜铃嫁进来后有傍身的产业。
如今姜铃要嫁到裴家去了,这银子谢孝自然要用在她的身上。只是这样一来,又惹得舅母王媛不快。
说是自家的银子,凭什么便宜旁人。而谢孝听了,只觉得王媛肤浅,这姜铃无父无母,虽然姓姜,但结亲着实链接的是谢家同裴家。
若是不风光,丢的还是谢家的颜面。
所以谢孝拿出大笔的银子,吩咐管家添了不少奴仆,给庄子里热热闹闹地挂上了红、铺上了红。
看着眼前的庄子,姜铃也觉着稀奇。
虽然在记忆里蜀州姜家也有自己的梅花山庄,但这还姜铃第一次有了属于自己一人的庄子。
虽然农户不多,但这双喜庄是她的产业,姜铃看了就心里喜欢。
而在这时,舅舅派人来问姜铃,庄子可还喜欢?还要添些什么?
姜铃听了,只对舅舅提了一个要求……
“舅舅,可否种些梅花?”
“梅花可入药,又能做糕团,是最好不过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