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里,就连地砖都是长耳朵的。
裴家的事很快便传遍整个洛阳,连带着姜铃新婚当晚就被退回的事儿,也是被传的沸沸扬扬。
人们不晓得当天的情况,只知道当日这裴家出事,姜铃就连夜同人切割。坊间只说她是个没情义的,见着裴家倒了,就赶紧退婚脱身,实在是下贱得很。
“我就说吧!那丫头没福分!”
“就算是攀上了高枝,不也连带着夫家倒霉?竟在大喜的日子被抄了家!”
“就是就是!同她阿娘一样,是个祸害!”
“不止是祸害呢!就她这样见风使舵的,我提起她就觉得恶心!”
“也就是命好,有个好舅舅!不然,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呢!”
谢裕难得出来去自家糕点铺询查,顺道买些果子回去哄姜铃开心。却没想到在糕点铺子里,就听见了两个长舌妇在议论姜铃。话语落进他耳朵里,谢裕是直接将人哄了出去。
若不是看眼前是两个妇人,他非要活要剥了她们的皮!
而此时在谢家,姜铃也再次找上了舅舅谢孝,为得就是求他帮忙,看看能不能再帮帮裴家。
但同前头的形式不同,裴家的事情远比谢孝预料得更麻烦。
谁都没想到裴家军里一个文书在殿前撞了柱子,死前喊着自己是被裴家逼迫才做了假账,希望用一死来换全家安宁。
因着这事,这通敌叛国的嫌疑当场就扣在了裴家头上,裴家父子也被连夜从洛阳扭送到了长安昭狱里。任谢孝有通天的本事,也无法进去瞧上一眼。
外头人都说,裴家这下算是完了!
沾上了通敌叛国的罪名,就算是出来也得被狠狠扒一层皮。更何况裴家这一脉几乎都死在沙场,就剩下两个男丁,出来后还能有什么指望?
但舅舅谢孝还是让姜铃不要担心,裴家的事就算她不说,谢孝也会想办法去帮忙回转。只不过这里面牵扯的事情着实太多,姜铃现在就算急也是急不来的。
而且到现在谢孝还是相信,不说别的,就只说人品,他也信得过裴将军。贪污军饷、通敌叛国,若是旁人他也许会信,但裴将军绝无可能!
所以他只让姜铃莫要担心,先去长安避避风头,这边他会想办法救裴家的。
只不过,裴家的事儿实在是闹得大,连带着在大理寺做少卿的大公子谢文也受到了牵连。说是裴家的事儿出了定论前,让谢文只管在家里休沐。
看样子,事儿实难善了了。
也因为这个,舅母王媛对姜铃没个好脸色,只觉得是她连累了谢府全家趟这趟浑水,全然不提这亲事还是舅舅谢孝帮忙牵定的。
而在此时,府里突然接到了帖子。
“夫人,外头来了武城郡府的帖子,说是专门请表姑娘去府上赏花的。”
听见这样的消息,舅母王媛是皱紧了眉头。
这武城郡夫人来者不善,在这样的关头发来了帖子,不用细想就晓得是又来找麻烦的了。
虽然王媛也心里厌恶姜铃,觉着这人是个烫手山芋,好不容易扔给了裴家,却没想到一转头又回来了谢家。
但她也晓得,谢孝是极为疼爱姜铃的,要是姜铃在她眼皮子底下出了事儿,就算她是谢孝的夫人,也难免要吃炮仗。
只是,就在王媛打算替姜铃拒了这帖子时,送帖的丫鬟却是又说了一句。
“来人、来人说了……”
“若是今晚姜姑娘不来武城郡府的话,那裴家、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