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王妈妈,姜灵也回到自己的小屋。
转眼这来到长安已经月余,也不知洛阳城里如今是怎样的境况?裴家是否被放出昭狱了?谢家是否还被太子盯上?
但她就算是心急,也不能回洛阳。
舅舅好不容易才将她的身份抹去,换得她一条生路。若是贸然回去,恐怕会害了谢家。
思前想后,姜灵去街上买了笔墨、信纸,然后写上了一封信。
幸好原身姜铃的字是跟着阿娘谢莲君学的,不是阿爹那手见不得人的狗爬字。她捏笔轻描,很快就将书信写好。
信是给舅舅谢孝的,大致说了下她如今在长安城的境况。同时问了下舅舅,最近谢家与裴家的情况。写完之后,她拿出一个信封,上面写着舅舅收。
之后将信装进信封里封好,然后又在外面套上第二个信封。这次,第二个信封上只写着忠叔收。
舅舅将姜灵托付给了好友宋明宋祭酒,因此宋祭酒对姜灵很是上心,每隔几日就会让家中管家过来看望。
而今日宋家管家来时,姜灵就将信纸给了他。
“劳烦宋管家了。”
宋管家原本还以为姜灵是思家了,所以要以宋府的名义送信给谢国公。虽然平日里宋家同谢家往来不少,但这样的时节送信恐怕还是要让人生疑。万一有人拦下,恐怕还要生祸端。
但很快,姜灵就解释,这信不用送给舅舅谢孝,只要送给送她来的王忠即可。送给谢国公的东西要小心,但是送给谢家仆人的东西,就算谢家有人盯着,估计也不会想到这处。
听完她说,一旁的宋管家也不禁心中暗道这姜姑娘倒是聪慧。
“成,正好后日我要替老爷去洛阳送一批春酒,到时正好帮你送过去。”
宋管家是极为靠谱的,听他这么说,姜灵也安下了心。
锦字遥传千里念,素笺寄意慰离魂。
家书随着送春酒的马车摇摇晃晃去了码头,然后上了去洛阳的货船。春日里化了冻,河水湍急有力,顺流从长安到洛阳不过四日就到了。
“搬时可小心些!这新成的春酒,都是成双的!碰坏了可没处买去!”
宋管家在码头招呼着手下人轻拿轻放,听着他的招呼,底下人不敢有一丝懈怠。很快来不及休息,那酒坛子就被送上了才雇的马车上,又摇摇晃晃送进了城里。
而这第一家去的,就是谢家。
此时虽然还是春日,照理来说,外头的红灯笼还没到卸的时候。但因为传闻中表小姐的死讯,府里便没有挂红。而白灯笼又实在晦气,所以如今只是粗粗在门廊上挂了几盏素灯。
一见着宋管家过来,外门伺候的王忠就赶紧过来招呼。
只是一招呼,还没说几句热乎话,宋管家就从怀里掏出了封信。
“这是你家里人托我给你带的,人一切都好,就是有些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