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应知也明白抄书会对自己的学业产生影响,但他不愿二哥独自承受如此巨大的压力。
“二哥,咱先不说这个,吃完饭,我陪你去街上转转,看看能不能找到活儿。”
顺便去书肆接几个抄书的活儿。
不管宋应明能否找到工作,他都得想办法挣钱养活两人。
“成,你陪我去城西找找吧,那儿活儿比较多。”
难得弟弟陪自己出去,宋应明赶忙打起精神。
兄弟俩吃完饭,一同前往城西。
一路上,他们沿着街道逐家询问,可惜,一直到西城门口,都没有一家店铺缺人手。
宋应明内心十分难受,一脸懊悔。
他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只适合留在家里砍柴种地。
“石头,我是不是做错了……”
来到城里后他确实每天都能吃到肉,可他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
离开宋应知,他连自己都养不活。
“二哥,别这么想,咱再去其他地方瞧瞧。”
生怕二哥信心受挫,宋应知赶忙带着他往别处走去。
这也是无奈之举。
城内的铺子,只要不是新开的,基本上不会再要人手。
究其原因,还是现在的人太过稳定,哪怕只是一个店里的打杂伙计,都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
一辈子兢兢业业地做好这份工作,等年纪大干不动了,就会把自己的儿女再推荐给东家。
这种“父业子承”的模式下,想要找到一份活儿,难如登天。
其实想干活也有,但那基本都是重活累活儿,宋应明现在才十四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宋应知不同意他去做这些。
最初,他是想让二哥找个账房的活儿,为此他每天下午都会抽空教二哥九九乘法表和简单的算术题。
原以为以二哥的聪慧,找个活儿不会太难。
没想到宋应明连个表现的机会都没有,只要一听他是来找活儿的,话都没说完就被赶了出去。
连着两个月,他们把城东、城南、城西三处的铺子都跑遍了,一份活儿都没找到。
现在,只剩下城北还没去过,那里是达官贵族居住的地方,就连铺子大多也是官家女眷或亲族的产业。
这更不可能找得到,因为这些铺子里的人都是家奴,卖身契都在主子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