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声停止后,众人纷纷赶回家中拿着户籍与粮食袋子赶去四处城门口领粮食。
宋应知没有户籍,但拿着路引也能领。
可眼下他有更重要的事,趁着众人都忙着去领粮食的时候,宋应知爬上木梯砸开雪墙一角。
随后借着绑在木梯上的绳索缓缓落到院院墙外。
落地后,宋应知直奔梁举人的私塾而去。
赶到私塾时,却发现私塾大门紧闭,四周一片寂静。
宋应知心中一紧,快步向前用力拍打着大门,大声喊道:“梁夫子,夫子,我是宋应知,您在吗?”
过了好一会儿,门“吱呀”一声开了。
梁举人探出头来,看到是宋应知,他满脸震惊:“臭小子!你不是回家过年了吗?怎么还在这儿?!”
“回夫子,大雪封路,我走了一半就回来了,我一个人住在小院太危险了,能搬来宿舍吗?”
眼下大年初一,城中没有一家商铺开门,牙人也不做生意。
他就是想租房子也找不到地方,只能找住进私塾宿舍。
“臭小子!你莫不是没粮食吃了,来我这骗吃骗喝吧?!”
面对宋应知的要求,梁举人显然十分嫌弃。
“不是的,夫子,我有粮食……”
说来,这些年梁举人独居惯了,平日里除了看门的杨老头,就再没其他人。
知道自家夫子的脾性,宋应知只好把被困在小院半个月发生的事告知梁夫子。
并举掌保证道:“夫子,我保证住进宿舍后平日里不去打扰您老人家,我买的那些粮食也全部都归你!”
梁举人听了宋应知的讲述,脸上嫌弃的神色少了几分。
他看着宋应知,微微叹了口气:“罢了!看在粮食的份上,老夫就先让你住进来,不过,清明过后,你必须给老夫搬出去!”
宋应知大喜过望,连忙应道:“多谢夫子!等天气回暖,我立马就搬走!”
未想,他这一住,就是四年!
有了梁举人的帮助,很快,宋应知就跟着几个壮汉回到小院。
几人先是从李叔家借来木梯翻墙进去,又找了工具把堵在院门后的雪墙砸开。
接下来就是开始收拾行李,因着人多,几人一趟就把行李全部搬走了。
于是乎,等巷子里的男人们领了粮食回来后,才发现那个读书的小子早已人去楼空。
有了梁举人的庇护,宋应知过上了相对安稳的日子。
元宵节过完,鹤州终于迎来第一抹阳光。
没过两日,宋应知便蹭着商队回了临芳县。
虽说年已过,再回来已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