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夜,宋家晚饭没吃,除了宋应天,大房的人都在忙着收拾行李。
宋大河也算去过一回府城,什么用得上,什么用不上他一清二楚,很快就帮着张氏收拾好行李。
“到府城需得走两天一夜的路,路上很颠簸,人根本没法睡,趁现在咱赶紧休息吧。”
宋大河想起宋应知第一次去府城的场景,不由担心的对着张氏道。
哪知张氏这会忧心忡忡,毫无睡意,她随意拿了件外衣披在身上,转身准备出去。
“你先睡吧,我去看看大花那边,可别落下东西了。”
说完就直接开门去了后院,不给宋大河拒绝的时间。
然而,到了后院,张氏却是径直去了宋应知的房间。
张氏的到来,宋应知一点儿也不意外,因为按他们俩最初的主意,并没有她跟着去府城这一环节。
“石头,怎么娘也要跟着去府城了呢?”
张氏虽放心不下大花,可她也没打算要去府城。
“娘不想去啊……娘若去了,万一你大哥又做错事怎么办?”
两家婚事一日不除,张氏寝食难安。
“娘,大哥与许家的亲事,你我都已尽力,可事在人为,那日许家退婚态度坚决,最后又临时反悔,显然是大哥留了后手,这事以后不用再操心了。”
因为再如何担忧,许家估计都不会再提退亲一事。
宋应知将衣服全部叠放整齐,才直起腰来看着张氏。
将近一年没见,他竟然已经有张氏眉毛处高了。
宋应知平视自己的母亲,说:“之前我们考虑欠妥,但爷爷说的对,放姐姐一个人在家里确实不放心,所以你去了也无妨。”
那次张氏对自己坦白大哥所做的事后,宋应知提出让张氏自己想办法。
她其实心中早就有了主意,可一来自己对城内不熟悉,二来她一个妇人,没有帮手,想阻止这一切,难如登天。
在宋应知这般说后,张氏当即就把自己的主意说了出来。
宋应知听后,觉得这个虽然法子可行,可在几处细节处仍旧漏洞百出,一旦许家深查,便会找到张氏这里。
深思熟虑后,宋应知写了两封信,并把其中一封做旧,让张氏那日去县城时一并带了去。
几经周折,张氏总算打听陶金家的地址。
短暂的同桌情谊,陶金着实没想到宋应知会给他写信。
宋应知考上了县案首这事他自然是知道的,原以为这辈子他与他注定是两路人。
不会再有交集。
没想到,有朝一日,他会来找他。
陶金兴致勃勃的打开宋应知写给他的那封信一看,哎哟呵!这事还与他家死对头——吴家有关系,那这事就更得帮了。
张氏走后,陶金继续打开另一封做旧的信,里面的内容可着实让他吃了一惊!
宋应知这兄长可真是好大的野心!一个农户小子,竟然连许家的主意也敢打!
这信有些陈旧,看不出做旧的痕迹,可陶金知道,这信应该是宋应知临摹他大哥笔迹写的。
当年这人就擅长一手临摹,帮他抄了不少课业。
看来,要不了几日,就有好戏看咯!
吃瓜结束后,陶金招来了几个人,对着他们吩咐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