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宋应知的二哥的商队带着他们染庄的布匹走出鹤州。
那意味着他们的布匹有了更广阔的销售渠道,说不定能将染庄的名声传遍各州各府。
想到这,陶金激动得满脸通红,仿佛已经看到了染庄的布匹畅销各地的场景。
一时间,竟也顾不上宋应知,急忙又去进一批丝织品回来,力求在宋应明回临芳县时,存下一批大货!也好大赚一笔!
陶金走了,他一个人坐着也无趣,便也随之从酒楼后门离去。
回到前山村,正好赶上晚饭时间。
一家人都在饭桌上时,宋应知就把自己要入县学读书一事告知宋老头。
闻言,宋老头先是一愣,夹菜的动作一停,很快脸上绽开了笑容,“你早该去读书了!天天守着我一个老头子做什么?!我只是老了又不是死了!”
宋老头巴不得这臭小子赶紧走,省得有人天天盯着他,不让他抽淡巴菰。
只是……
“可怎地就是去县学,不去府城了?”
宋老头疑惑问道。
“府城太远了,还花钱,但县学只要是考上秀才,就能上,里面的夫子都是县教谕,至少是举人出身,爷爷,我去了县学,也能学到很多东西的。”
宋应知笑着回道,对于其余的事他一概不提。
宋老头如今身体大不如前,还是不要说二哥的事来气他。
对于宋应明成亲这事,一家人心照不宣,默默憋在心底。
“去了县学也好,家里也能省着些,明儿,你就写信,让你爹娘他们赶紧从府城回来,别老想着去那过好日子!”
自己在这长病不起,老大一家倒好,全去府城享福去了!
要不是秀才孙儿还在跟前伺候,宋老头早就闹翻天了。
“可不就是嘛!这大嫂啊!说走就走了,把所有的活儿全扔给我!”
陈氏在一旁也跟着帮腔!这些年,啥苦活累活全给了她一个人。
“我呸!老二家的,你还要不要脸了?!这些年你自己干了多少活你自己不清楚吗?!”
自从许氏与宋应天恩爱如初后,这个家老周氏最瞧不上的就是陈氏。
如今宋老头身子利索不少,她便不打算再忍着。
只见老周氏双手叉腰,扯着嗓子骂道:“你整日好吃懒做老娘也懒得说了!可每次只要大房一出事,你就是在一旁说风凉话!你还有没有点良心?”
陈氏被骂得满脸通红,刚想反驳,就又听老周氏继续大骂:
“你那点小心思,我还不知道吗?老娘告诉你!就算老头子不把房地留给虎子!那也轮不到你!”
被老周氏说中了心事,陈氏又气又臊!担心老爷子信以为真,她赶紧解释:
“爹!你看娘都把我想成什么人了?当初不都说好了吗,我们二房怎么会要这房和地呢!”
宋老头何其精明,对于陈氏的小心思他早就看破。
如今这层窗户纸被老周氏一手戳穿,宋老头也并无多大怒气。
他淡淡看了眼院子里劈柴的宋二河一眼,摇了摇头。
“我早就说过了,家里的房和地是要留给长子的。”
以前,他是想留给宋应天,但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