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公,我们还会回来吗?”
看着熟悉的城墙渐渐模糊,王氏放下车帘,默默挨着宋应知坐下。
虽然心中很是不舍,但想到要与宋应知开启新的生活,她的内心又不禁泛起一丝期待。
“肯定会回来的,一有时间,我们就回来,小满,现在还该是你认字的时候了。”
宋应知坐在马车内,手里拿着的正是他儿时抄的三字经。
回门的第二天,他就开始教王氏认字,只是由于年纪的原因,她有些心力不济,这几天来也就认了十几二十个字。
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宋应知便随身把三字经带上,一有机会就哄着妻子认字。
不仅是三字经,这次回京,他把自己的书全给带上,为此还多雇了一辆马车拉行李。
虽说他还会回来,但那至少得等燕京卫所建好以后……
可这燕京卫所何时才能建好?
明长城都修了二百多年,全长八千八百多公里,而这燕京卫所就是沿着明长城修的……
弄不好,他这辈子都要折在这上面了!
“相公,我有些头晕,今日能不能不识字了?”
王氏的话瞬间将宋应知拉回思绪。
想起自己第一次坐马车时,也是晕车晕得厉害,他便把三字经收起来。
“头晕就不认了,我陪你看看沿途的风景吧,看着外面能缓解一些。”
宋应知掀开马车帘子,好让她看清外面的参照物。
视野开阔后,王氏总算舒服了些。
临近五月,天气十分暖和,受些风也不怕,宋应知干脆就把车帘收起来,这样王氏眼睛也没那么累。
十天后,二人如期到了洞庭湖。
一到码头,宋应知就雇上几个人帮着把行李搬至船上,原以为不用坐马车后,王氏的情况会有所好转。
结果,人才上船没多久,就开始头晕目眩,恶心干呕!
吓得宋应知以为是怀孕了,赶紧抱着人下船去找大夫,正好码头上就开了一家医馆。
“大夫,我娘子如何了?”看着大夫皱着眉头一个劲的摇头,就是不说话。
把宋应知急得团团转!
“诶!这位夫人不要紧,就是晕水而已,换走官道就会好转,不过……”
大夫抚了抚胡须,犹豫不决的看着宋应知,在想该不该把这件事告诉他。
“大夫有话直说!”宋应知焦急问道,若王氏真哪里不舒服,也好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