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大河敲响院门时,母子三人正巧在吃午饭。
听到敲门声,张氏忙放下碗筷,道了声“谁呀?”就快步去开门。
随着门吱呀一声打开,姐弟俩侧身望去,赫然看见宋大河出现在门外。
“爹?!”
两人异口同声,随后放下碗筷走去迎接宋大河。
“哎、哎。孩子娘,快帮我拿一下。”
宋大河提着大包小包的,来不及看母子三人,先把手里提着的酱菜坛子交给张氏。
“怎么带了这么多东西?”
张氏接过东西,心疼道。
夫妻俩五年没见,她感觉宋大河苍老了许多,反观自己,这几年生活十分滋润,顿顿有肉菜,活儿还少。
时间久了,不仅身子圆润了不少,就连这脸也白了许多,手上的老茧也没了。
“石头,快来帮着你爹拿东西。”
闻言,宋应知就把挂在宋大河脖子上的行李一一取下来。
“爹,这些都给我吧。”
一旁的大花见帮不上忙,就去厨房拿了一副碗筷,张氏先把行李拿进来放在院子里。
又催着宋大河去洗手吃饭,直到四人坐在饭桌上,宋大河这才有了心思看母子三人。
这一看,便给惊住了!
只见张氏身着淡紫色罗裙,裙摆还绣有一圈精美的碎花,配着头上精美银簪,加上白了好几个度的肤色,宋大河感觉自己快要认不出自己媳妇了。
再看两个孩子,一个翩翩少年,一个亭亭玉立。
这谁看着都以为是哪家的公子小姐。
再想想这五年在前山村过的日子,一时间,宋大河心中五味杂陈,感叹道:“这府城的水土真养人啊……”
“孩子爹,你怎么突然来了,也不提前写个信。”
“写啥信啊,找人送信还得花钱。”
虽然宋家这几年日子过得还不错,但一来宋老头夫妻俩节俭惯了,二来孩子一个个都到了成亲的年纪,要花钱的地方不少,也就省了这个写信的钱。
看着桌上的菜油分十足,竟然还有炖排骨!
宋大河双眼一亮,瞬间没了说话的心思,一个劲的狼吞虎咽。
宋大河来之前,母子三人已经吃得差不多了,见宋大河吃的开心,纷纷停筷看着他一人吃。
吃饱喝足后,宋大河猛灌了一壶水,才再次抬眼看着三人。
宋大河笑得一脸尴尬,“这次来府城,你们奶奶只给我烙了两个饼,昨天早上就吃完了,爹是饿极了才吃这么多。”
这话意思,就是宋大河一天一夜没吃东西了,不饿才怪!
以前宋大河来府城时,都是与宋应知一起,两人会在城西买上吃的再走,如今他一个人,肯定是舍不得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