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众人热闹的场景,他心中一阵酸涩。
宋应天默默起身,离开饭桌独自回房。
第二天一早,宋应知就带着宋老头、爹和二叔去往县城。
因为村里没人卖田,四人只能先去牙行看看附近村庄的情况。
“正好这地多了咱们家也种不完,卖在这个周边的几个村子里,以后咱们家每年收租就行了!”
宋老头乐呵道,眼睛都快眯成一条缝。
“是啊!这几年咱们家的田越来越多,要不是还有头牛,我跟大哥哪种的过来?!”
宋二河也跟着笑道。
宋大河在一旁跟着点头附和:“爹,二弟说得对,租出去,咱也省心,还能收租。”
宋应知默默听着,没有急着表态,但宋老头若想把他当冤大头宰,那是不可能的事。
不多时,三人就到了临芳城。
来得太早了,牙行里没几个客人。
牙侩见第一批客人来了,立刻热情地迎了上来。
“哎哟!几位客人里面请!您几位是打算看房还是看地还是看人呢?”
不等宋应知开口,宋老头便抢先大声说道:“我们要买二十亩上等良田,你这儿可有合适的?”
上等良田?!牙侩双眼不由一亮!
这是来了大客户了!
牙人赶紧堆死笑容:“哎哟,您可算是来对地方了!咱这儿刚好收了几块好地,全是肥沃的良田,离临芳城就五里地,若是想买,小的现在就带您去瞧瞧!”
“可是哪个村的?”
宋老头赶紧问道。
“城外不远的李家村!”
一听是李家村,宋老头和两个儿子顿时满意地点点头!
这李家村是河流的下游,地势平缓、水源充足,大部分良田皆是上等!
“快带我们去看看!”宋老头当即就决定道!
“好嘞!几位客官请稍等!我去叫辆马车!”
那牙侩说完,就快速出门去找马车。
“爷爷,你们去看吧,我先去拜访孙夫子。”
看地需要不少时间,宋应知去了也帮不了什么忙。
宋老头想了想,就同意了。
“行,你去吧,别乱跑,等我们回来了再去找你。”
三人心系水田,没说几句就坐上马车走了。
三人走后,宋应知却是没急着去孙夫子家,而是转头去了陶宅。
时隔十年,二人早已认不出彼此。
看着当年的陶小胖如今长成了风度翩翩的美少年。
“陶金,你是不是家道中落了?怎么瘦成这样了?”
一见面,宋应知就报了当年这小胖子说他是乞丐的仇。
陶金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看着宋应知,脸上露出惊喜又带着几分调侃的笑容:
“好你个宋应知,十年不见,一见面就打趣我。我这是长大了,自然没了小时候的圆润。倒是你,啧啧啧……没想到啊!没想到!当年一身麻布粗衣,给我临摹课业的小乞丐,如今竟考中了秀才,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啊。”
往事重提,宋应知不仅不生气,反而跟着笑了起来。
“说来,还要谢你当年罩着我,还借笔墨纸砚给我用,不然,我早被其他人欺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