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找下官来,是怀疑图纸的数据出了问题?”
宋应知问。
“除了这个原因,老夫再想不到其他因素了!”
韩大人长长叹了口气,解释:“之前钦天监的人也反复测量过很多回,每次测量结果都不同,后来,皇上从南海调了一个精通海外算学的贡生回来,最终才定下此案!”
虽然各个数据经过反复测量推敲,确定不会再出错,但在卫所实施前,皇上突然倍感不安,便借着恩科的由头重启明算科。
如今,事情也如天子预料的那般,第一个卫所刚建好就出了事。
整个军事防御堡垒犹如豆腐渣工程,一轰就倒。
燕京卫是在天子还是太子时便开始实施的计划,如今他已然成了皇上,燕京卫却是一点着落都没有。
再不出个像样的成绩,他韩宇头上这顶乌纱帽,只怕是要保不住了……
“本官知你今日刚到京城,身心疲惫,正好明日恰逢休沐日,我就再多给你一天假,好好休养一番,这图纸你也顺道拿回去,这两日好好看看是哪里出了差错。”
好家伙,句句不提工作,句句又皆是工作。
宋应知看着图纸,默默点头应着。
“大人放心,下官定当竭尽全力。”
还能咋办,上司安排的工作,自然是得极力做好。
知道自己两天后就要去长城任职,从韩府出来后,宋应知便直奔家里,打算带着王氏与李游去牙行选人。
可王氏听后,却极力不愿意,在她看来,自己能照顾好自己。
“相公,咱回去吧,我可以自己做饭吃的。”
哪怕是自己丈夫如今已成了官老爷,但在王氏的认知里,她就是个地里刨食长大的农女,哪里配用下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满,你听我说,过两天,我就要去京外任职,军队里是不能带着亲眷去的,可你一个人在家里我怎么放心得下?”
知道王氏心中的想法,宋应知只得耐心哄着。
“不是还有李游吗?”王氏抬眼看着他,坚持道。
“我的阿满,李游是我的书侍,很多事情都得他替我去做,我不能一直把他留在宅院陪着你啊……”
“李游走了,我也能很好的照顾自己,以前爹和娘经常都不在家里,都是我自己照顾的弟弟。”
这话让宋应知又气又笑,“阿满,这不一样。”
宋应知十分头疼,他的阿满哪哪都好,就是性子太倔,一旦认定的事,十头牛都拉不动。
他也不想强求,转而求其次。
“若你当真不愿意要,那这样如何,我送你去我师兄那,你与嫂子做个伴,正好她也能教教你认字。”
闻言,王氏长长的睫毛微微颤动,她小心翼翼问道:
“如果我去了,你能多给我买几本话本吗?”
……
宋应知整个人都麻了。
也不知咋回事,这时代的人都喜欢听人说书,或是唱戏,要么就是看话本。
从他爹到他二哥,再到现在的妻子。
不过,宋应知还是点头应了,相比较于用绣花、种菜、做饭等琐事来打发时间,他宁愿妻子整日沉迷话本中。
这样不仅能让她认字,还减少了不必要的劳累。
喜欢种田不成,只好科举发家请大家收藏:()种田不成,只好科举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