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个月来,燕王府上下,都在为谋反做着准备。
白初日夜不停地筹备天津卫的船坞,同时也在操练水兵。
老僧正在马场招募士卒,训练军队,打造兵器。
朱高炽招揽难民,经营煤矿,以及每天都在减重。
朱高煦则被派往密云,负责密云铁矿的守卫,丝毫不敢松懈。
朱棣坐在燕王府,平日里处理政务,调度军队。
至于燕王妃,她负责财务,每日里都有大量的银子入账,但很快就会被调到天津的修配厂。
燕王府,每一天都在壮大。
这样的话,不出两年,燕王府便会成为一个庞然大物。
虽然比不上朝廷,但也要比朱棣靖难之战的开始好得多。
就在所有人都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一个来自北方的消息,打破了这个平静。
洪武30年1月5日。
在黑木林一带,已经有了鞑靼军队的踪迹,很快,北方烽烟四起,烽烟四起。
烽火台从北方到南方,一直延伸到北平,朱棣身为北平的最高统帅,立即将战报送到了天上。
后来朱元璋又亲下圣旨,说要平定蒙古,将北元的残余势力全部消灭,等到积雪化尽,便可出兵辽东。
朱元璋为此,封朱棣为北平、辽东、宣府以及大宁诸军事,北方十五万雄兵,皆归朱棣管辖,誓要一举清剿鞑靼大军。
据说这次出征目的,是为了征讨辽鞑子王阿札失理、鞑靼平章西阳哈。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支军队,必须要有周密的部署,通常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
不管是粮食,还是劳力,都要征召,还要规划行军路线,收集敌情,这些都是非常繁琐的工作。
朱棣把生意上的事情,都交给了燕王妃和老僧,自己则赶往北平大营,带着一众将领,紧锣密鼓地谋划着北上的大计。
临走的时候,白初还能感觉到,朱棣的心情很好,这位永乐大帝,行军打仗恐怕是这辈子,最喜欢做的事情了。
乘最烈的战马,持最快的刀,征伐天下,征战天下,封狼居胥,这恐怕是朱棣毕生的梦想了。
奈何朱棣有一个好侄子,朱允炆死乞白赖地要传位,要不是朱允炆,朱棣这辈子就只能做个封疆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