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让我们看看祝仁选手抽到的副主题是什么?”小尼开始调动起现场观众的情绪,“居然是【灯】!”
现场安静了一瞬。
这个题目,太宽泛,也太常见了。
元宵诗会,写灯几乎是必然的,但也正因为太常见,佳作已无数,想要出新出彩,就成了极其困难的一件事。
写元宵的花灯?写离愁别绪的孤灯?写指引方向的明灯?
台下观众也开始窃窃私语。
“灯?这也太普通了吧?”
“感觉好难写出彩啊,写不好就落俗套了。”
“是不是节目组故意为难他?”
直播弹幕也炸了:
“???就一个灯字?”
“这题目,感觉像是给小学生出的啊。”
“完了,这怎么写?感觉祝仁要翻车。”
“前面的题目都挺具体的,春晓、溪湖月,到他就一个字?”
“坐等扑街,网红终究是网红。”
刚才表现不错的孙泽,嘴角也勾起一抹看好戏的笑容。
在他看来,这种看似简单实则空泛的题目,最考验功底,也最容易暴露短处,尤其对于祝仁这种没有丝毫准备的人来说。
评委席上,林晚词看向祝仁,眼神中带着一丝探寻,似乎想看看他如何应对。
沈砚之教授也微微调整了坐姿,显然也意识到了题目的难度。
小尼察觉到了气氛的微妙,试图圆场:
“灯这个字,简洁却意蕴深长,象征光明、希望、温暖,相信祝仁老师一定能给我们带来独特的解读。
让我们再给祝仁老师一点思考时间,沈教授,您怎么看这个题目?”
沈砚之看向祝仁,眼神里带着几分审视和不以为然。
临时空降的选手,连正经选拔都没参加过,尤其是白舟那番夸张的吹捧,更让他心生反感。
这些年他见得多了,什么天才诗人、百年难遇,到头来不过是资本包装出来的绣花枕头。
他微微皱眉:“灯这个题目,看似简单,实则极考功力。历代佳作不胜枚举,如何在前人基础上推陈出新,是最大的挑战。”
顿了顿,接着说:“尤其是对于没有充分准备的选手来说,恐怕更难。”
“哈哈,看来沈教授也觉得很难,让我们把镜头转到祝仁选手那边,看看他的情况。”
祝仁依旧站在那小巷中,和祝馨月一起猜着灯谜,似乎并没有为这个副主题着急。
观众和网友们忍不住了:
“他是不是没思路啊?怎么还在猜灯谜?”
“笑死,还在逛灯会?这是直接放弃了吧?”
“果然网红就是网红,一到真刀真枪就露馅。”
“沈教授就差直接说你不行了,他还搁这儿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