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芳香师是做什么的 > 第175章(第1页)

第175章(第1页)

那些有头衔的高级工匠别看表面上不怎样,实际家产挺丰厚的,不光有朝廷的俸禄,还有外人的供奉,那日子要多滋润有多滋润,如今一贬一抄,荣耀尽失,什么都没有了,还成了被同行鄙视的对象,家里马上就闹家变,晚辈们不堪陪着长辈丢这个脸,吵着要分家。

李氏姐妹商量好了见面的日子,由大姑写信通知李文芳,李文芳再跟梁俭德请假,然后带着用作礼物的玻璃制品在约定的那天乘车去大姑家。

李文芳先到的大姑家,在邻居们的簇拥下进了家门,才放下礼物,就被大姑李乐香给拉进了内室卧房,从妆奁里拿出一张银票递给李文芳。

“拿着。”

“这是什么?”李文芳不敢接。

“这是官府抄没给我们的赔偿款,昨天才送到的,我和你二姑商量过了,我们现在日子过得挺好的,但你要用钱的地方很多,所以都给你留着用。”

“哎呀,大姑,这怎么行,这钱我们都有份的。”

“我和你二姑那份就当是我们提前给你的嫁妆。收着吧,我们两个姑姑能为你做的也就这些了。”

“其实我也挺能赚钱的,大人都允了我了,让我把实验做出来的成品卖给外面换钱,弥补原料开销。”

“这是两码事,收着,不然姑姑可就生气了。”李乐香把银票硬塞进李文芳手里。

“那……谢谢姑姑了。”李文芳推辞不下,只好把银票揣进荷包里,“对了,姑姑,我带了礼物来,给你们看看我新的实验成果啊,你们不是一直很好奇我买那么多石英砂做什么吗?到外面来看啊。”

李文芳带来的礼物是她一直以来都做的那些东西,从最初的肥皂香皂到最近的玻璃制品,从跳棋到放大镜再到梳妆镜和玻璃盘子,都有,镜子更是按女眷人头数做的,都配上了木框,直接摆桌上就能用的。

客厅里坐满了邻居,大家都好奇地围着看是什么好东西,当一件件拆开牛皮纸露出真容时,获得满堂惊讶的呼声和喝彩,众人把李文芳给夸上了天,那些溢美之辞听得李文芳都觉得很不好意思。

“我说李家嫂子,不用担心你家姑娘了,多能干的姑娘啊,我家闺女这么大哪晓得这些东西,会点女红就了不起了。”

李文芳尴尬地笑笑,心里想着不知道毛线活算不算女红?算的吧?那她还算有点成绩。

“这镜子真好,照得清楚,一下就把惯用的铜镜给比下去了。”女人们最后还是被那些镜子给吸引了目光,几乎几人围着一面镜子照个没完。

大姑一家人揽着李文芳笑得都合不拢嘴,还不准家里的小孩子乱摸,生怕他们失手打碎了。

李文芳把盘子让大姑拿去厨房,顺便交待她使用注意事项,特别嘱咐因为退火的问题没解决,遇沸水可能会炸裂,叫大姑小心使用。

李乐香连声答应,她知道退火不好的坏处,从水缸里打了半盆水,把盘子放进盆里然后放到离灶台最远的角落,又倒了几滴醋,浸一会儿回头再洗。

“正好,你姑丈表哥们都在家,我知这玻璃和金属不一样,但想必退火的原理是相通的,跟他们讨教一下,也许对你有些帮助。”

“嗯,也好,我看的那些琉璃的书,也没看出多少名堂来。”

“那当然啦,琉璃是琉璃呀。你快去前面等着,你二姑一家大概快到了,叫你表嫂们进来帮我就行了。”

李文芳匆匆离开厨房,到客厅把表嫂们叫去厨房,然后她陪着长辈们与邻居们喝茶聊天,没多大工夫,听小孩子跑进来报信,又有客人到了。

大家猜是李嫣然一家到了,纷纷起身出去迎接,邻居们好奇地跟上去,纷纷猜测这个二姑又是什么人。

跨出院门,二姑李嫣然一家老小正站在门外打量着街景,看李嫣然的表情,显然是在回忆往事。

李文芳轻柔地唤了声“二姑”,上前挽住她的胳臂。

李嫣然回过神来,捏捏李文芳的脸蛋,招呼上丈夫孩子媳妇孙子在姐夫一家的引领下进屋去了。

进了屋,大姑李乐香已经在堂屋等着,见妹妹进来,快步迎上去,姐妹俩抱头痛哭,亲人们陪着抹眼泪,围观的邻居当中有老人的这时才忆起来李仲还有个二女儿,但听说早就死了。

邻居们一传十地马上传开了,各种议论声嗡嗡地回落在屋里屋外,大姑丈抹抹眼泪,挥挥手示意邻居们安静下来,正式将李嫣然和她的家人介绍给大家,并将当年的经过简单的讲述了一遍。

邻居们得知眼前这个小有家产的中年妇人真是李仲二女儿李嫣然,再次欢呼起来,围着李嫣然嘘寒问暖,顺便把她那恶毒的前夫家骂个体无完肤。

李文芳适时的抹着眼泪来到二姑身边,委屈又含蓄地把怕二姑前夫家来骚扰的担忧讲了一遍,早就义愤填膺的邻居们拍着胸脯保证绝不让那样的人家再来骚扰李嫣然的生活,要是有人找李乐香打听她妹妹家住址,他们这些邻居帮着把人赶出去。

李文芳马上客气地谢过大家,答应日后再有机会出府,一定带更多礼物送给他们。

这又换得邻居们的称赞道谢声。

李嫣然轻点李文芳鼻尖,心中暗自感激侄女的大力相助,而两家的媳妇们早就坐到旁边聊天欣赏分配李文芳带来的礼物去了。

中午合家团圆的一大家子人美美的饱餐了一顿美食,收拾收拾后,举家出门,沿途招呼左邻右舍一起去戏棚子看戏,大姑一家请了个戏班子,第一天的演出从下午开始。

戏棚子里坐得满满当当,座位坐满了,四周还有站着的观众,戏班老板拿了戏折子请东家点戏,李文芳一窍不通,打着敬老的名义让长辈们点戏,她就在边上看个热闹。

于是这一下午看的都是锣鼓喧天热闹非凡的武戏,李文芳彻底的外行看热闹,跟着周围观众一起毫不吝啬自己的掌声和叫好声,每折戏唱完,打赏都是她来,一个下午下来,身上的铜钱全都赏了出去,另外还赏了几两碎银给角儿们。

下午的戏散场,众人各回各家准备晚饭,李文芳没再多坐,跟长辈们道了别后就乘马车回了尚书府。

她这一天没白过,虽然下午光顾看戏,但她还是抓紧时间跟姑丈表哥他们讨教了一下退火工艺,了解到好几种退火技巧,回到自己屋里赶紧趁着记忆清晰默记在纸上,第二天就又一头扎进实验室忙活开了。

长辈的教导总是有用的,几日后李文芳刚琢磨出一点退火的心得,陶飞那边又交给她一大沓商人资料,同时大姑和二姑那里也有好消息传来,他们都有生意要介绍给李文芳,有的是冲那些肥皂香皂火柴等杂物来的,有的是冲玻璃器皿来的,李文芳依旧让陶飞帮忙做背景调查,什么都查清楚了再根据自己的生产量,从中挑出了几名经销商,写了报价单,托陶飞和亲戚们转交出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