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反对派有牵连的文官中,有的是纳粹政权早期的官员,还有几个是仍在任职的官员。他们的领袖卡尔?格德勒博士从1930年到1936年间曾在布吕宁手下任全国物价管制委员会主任,后来又任来比锡市长。沙赫特在1938年前是德国经济部长,1939年前是德国银行总裁,1943年1月以前则是不管部长。波皮茨仍然是普鲁士的财政部长。吉泽纶乌斯先在盖世太保后在谍报局里工39作。党卫队将领内贝是刑事警察的头子,他成了反对希特勒的秘密计划中最出力的人物之一。沃尔夫?冯?黑尔多夫伯爵是柏林警察总监。这个集团中的其他重要成员‐‐乌尔里希?冯?哈塞尔、弗里德里希?维尔纳?冯?德?舒伦堡伯爵、奥托?基普、汉斯?贝尔恩特?冯?黑夫滕、亚当?冯?特罗特。楚?佐尔茨和埃里希?科尔特与特奥?科尔特弟兄等‐‐过去都是在外交界服务的。
这个退职官员的集团大部分(绝对不是全部)是同实业家、大企业和旧贵族有密切关系的保守主义者。比这个集团组织得更为严密的是社会民主党人以及某些社会民主党人也参加的所谓&ldo;克莱骚集团&rdo;。社会民主党人的领导人是:古斯塔夫?达伦多夫、尤利乌斯?勒伯尔(1944年他受审时,法赖斯勒把他说成&ldo;德国工人阶级运动中的列宁&rdo;)、威廉?洛伊施纳(前工会领袖和黑森的内政部长,同天主教工会领袖雅各布?凯泽有密切关系)、卡洛?米伦多夫(年轻的社会民主党人之一)和特奥多尔?豪巴赫(德国国旗的设计人)。&ldo;克莱骚集团&rdo;的中心人物是赫尔莫特?冯?毛奇伯爵,他是俾斯麦手下那位陆军元帅的侄孙,是谍报局国外科的国际法专家。该集团就是以他在西里西亚的庄园命名的。&ldo;克莱骚集团&rdo;的成员包括彼得?约克?冯,瓦膝堡(施陶芬贝格的表兄)、欧根?格斯登美尔(路德教会的领袖)、阿道夫?赖希斯魏杜勒斯:《德国的地下组织》,第107页。
同上书,第106‐107页。
因(社会民主党人)、特罗特?楚?佐尔茨和一些自由职业者、文官以及纳粹执政前各工会的代表。
尽管克莱骚集团一般是反对暴力的(因为他们对于促进精神新生比较感觉兴趣),它却作了不少工作去保持反抗运动的精神动力。更重要的是,由于这个集团多少有点倾向于社会主义,它在右派与左派之间起了桥梁作用,从而促使密谋分子思想上的分歧调和起来。可是,密谋分子之间的有些思想分歧和不少个人之间的意气,仍然直到最后都没有得到解决。举例来说,贝克不喜欢波皮茨,波皮茨在社会民主党人中也不受欢迎,而且(似乎)与格德勒也经常意见相左。社会民主党人泽韦林显然不愿意参加有沙赫特在内的任何政府。那个终于把炸40弹放到希特勒脚下的施陶芬贝格,急于想同莫斯科恢复友好关系。他在政治方面完全不赞同贝克和格德勒的主张,甚至计划委派一些&ldo;军事行政官&rdo;同格德勒的内阁共掌大权。然而,尽管他们之间的分歧根深蒂固,格德勒在1944年夏天却能够使不同意见的派系接受一项共同纲领,并说服他们商定未来德国内阁的班子。按照那时格德勒所拟定的内阁阁员名单,贝克将成为&ldo;国家元首&rdo;,格德勒本人将出任总理,社会民主党人洛伊施纳将担任副总理。外交部长将由冯?德?舒伦堡或者哈塞尔担任(这取决于最初的和平谈判是同东方还是同西方举行),内政部将由社会民主党人勒伯尔负责,司法部将由天主教徒维默尔主持。维茨勒本将担任武装部队总司令,赫普纳则将出任陆军司令。
到1943年底,格德勒已经把密谋集团的政府所奉行的纲领拟订就绪。它强调了新政府祈求和平的愿望。这个纲领还提出要彻底抵制极权主义,要建立一个以西方基督教传统为基础的国家。如同可以预料的那样,向社会主义者的要求作出了让步:主张把公用事业和重工业收归国有。可是这个纲领对共产党人却没有什么吸引力,虽然赖希斯魏因在最后一分钟曾经力图使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也参加到这项秘密计划中来。由于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内部潜伏着一名盖世太保特务,这个企图没有成功,结果还使赖希斯魏因和勒伯尔于7月4日和5日遭到逮捕。这件事情促使他们更想把希特勒尽快干掉,所以仅仅两星期后,施陶芬贝格终于下手了。
1944年7月20日午后,施陶芬贝格置放的炸弹在东普鲁士腊斯登堡元首大本营内爆炸以后,接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是富于戏剧性的,但是大部分又是极其混乱的。由于篇幅有限,我们无法在这里详加叙述。总的说来,这次起义没有击中要害,因为希特勒没有被炸死,事实上只受了一些轻伤,在以后紧要关头的二十四小时内并没有丧失工作能力。对密谋分子来说,同样具有灾难41性的是,通讯大队的费尔吉贝尔将军未能把元首大本营的通讯中心炸毁(这就使元首大本营同柏林仍然保持着联络),而他们的其他关键人士又未能把主要的无线电台加以控制。此外,柏林军事领袖们的犹豫不决也同样是个致命伤,他们呆在本德勒大街陆军最高司令部内等待官方证实希特勒业已毙命,同时还无休止地争论着下一步该怎么办。另一方面,戈培尔以柏林行政长官的身分,却采取了坚定果断的行动打击这场起义的组织者以保卫首都。由于密谋分子未能抓住时机,结果这场政变到那天傍晚基本上已告失败。晚上6时30分前,德国电台宣布暗杀希特勒未遂的消息时,已经能叫德国人民放心,元首只受了&ldo;轻微的烧伤和脑震荡,但是没有受重伤&rdo;。这关于这次谋杀希特勒的计划的详细情况,见惠勒一贝内特:《权力的报应》,第635‐693页;又见吉泽维乌斯:《坚持到底》,第371页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