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一个四年计划组织的意见,始于1935年秋季德国发生粮食危机的时期,但是直到1936年10月18日希特勒下令任命戈林为四年计划总负责人时,才告实现。虽然这个组织的目标当时并未公布,但是后来知道,它的主要目的是要使德国经济经得起危机的考验,并提供一种类似于武装部队最高司令部的经济事务最高174司令部,这个司令部应能对国家的经济生活进行统一的领导,并且使它为战争作好准备。鉴于这项工作规模庞大,这个组织势必要同原有的机构,特别是同经济部发生冲突。在戈林就任这个职位后不久,他同沙赫特之间在应当执行的经济政策总方针上就发生了争论。这种争论到1937年11月以沙赫特辞去经济部长和战时经济全权代表的职务而告终。在沙赫特辞职以后,曾经作过一番努力试图消除由于同时存在两个职权大部分重叠的机构而自然产生的争执。戈林本人接管了经济部两个月,目的在于把四年计划组织的大部分职务合并进去,后者随后就只保留了一个小班于。据1938年2月新任命的经济部长和经济事务全权代表丰克说,这次改组的目的是,使&ldo;帝国元帅为他自己保闺了在最最重要的决定性问题上指导和控制经济政策的大权,并发给我〔丰克〕相应的指示,但是这些指示的执行自然是操在经济部及其各个组织的手中&rdo;。尽管戈林在受审时曾经提到丰克对他的&ldo;无可非议的态度&rdo;,以区别于他同丰克的前任沙赫特的关系,可是对于经济计划责任的分工是否真的十分明确,似乎仍有一些疑问。
大战爆发前的那几年中,管理军备生产主要是军事当局的责任。1939年2月4日的命令把德国国防部改为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于是国防部不复存在了。在武装175部队最高统帅部下面,设了一个战时经济事务处,后来到1939年11月22日又改为战时经济与军备处,山托马斯将军主持。这个处的职权后来变得相当大,到1942年临近行政改组前的一段时期里,实际上负责了经济事务的军事方面。1942年,该处分成战时经济处和军备处,前者仍属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后者则改属军备与军火生产部。托马斯将军继续主持以前的战时经济与军备处所分成的这两个部门,因此在某些职务方面仍然隶属于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而在其他一些职务方面则改属施佩尔领导。战时经济与军备处下面的最重要的机构,就是1942年改归施佩尔主持的部管辖的军备检查所。这些检查所按地区组织起来,遍及德国全部领土,后来还遍及占领下的全部欧洲。它们主管作战物资的生产、安排计划和订立合同。
在早期,对军备生产拥有一定权力的另一个人物就是战时经济全权代表。他的职责是协调各个民用经济部门,为战争作好准备。在沙赫特的领导下,设立了一个办公室并组成过一个工作委员会,委员会的成员有各个经济部门的代表,以及内政部、行政工作全权代表、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的代表,后来还有‐‐而且是最最重要的一四年计划办公室的代表。可是在沙赫特辞职和丰克上任后,经济事务全权代表的职务便有名无实,真正的控制权掌握在四年计划组织总负责人的手里了。希特勒于1939年12月颁布了一道命令,正式变更了这种权限。战争的爆发并没有促使行政机构进行多大的改组,因为建立这种机构的目的,就是为了万一发生这类战争时,可以提供一种指导经济事务的工具。在1941‐1942年的冬季以前,没有进行任何重大的改变。从那时起,德国人才开始对闪电战的最后胜利提出了疑问,并认为需要有某种较为集中和有效的组织,以便为进行一场长期176战争提供足够数量的手段。1942年春天,出现了两个新人物。一个是图林根州行政长官弗里茨?绍克尔,他成了四年计划组织结构内的劳动力分配全权代表;另一个是阿尔贝特?施佩尔,他在弗里茨?托特死后奉命继任军备与军火生产部长,以及托特生前所担任的各个职位。施佩尔所掌握的权力远比他的前任为大,因为当时对于这个职务的整个概念不同了。施佩尔说,&ldo;直到那个时候,希特勒都认为托特的主要活动是在建设方面,而这就是他要我接替托特的原因。……我一就职,立刻就看出,我的主要任务不是建设,而是强化军备。&rdo;然而,授予施佩尔的权力,仍然不足以使他对经济事务的军事部分进行全面的改组。一则,只有、陆军的军备部门归他管辖,海军和空军的军备部门当时仍分别由不同的机构管辖。再则,经济部长仍然掌管着皮革和纺织品之类对武装部队极为重要的基本物资的生产。
1942年和1943年军事形势提出的日益增长的要求,在1943年秋季导致了行政方面的进一步改组,这一次改组较为大刀阔斧。已经不再能严格地区分施佩尔管辖下的经济事务的军事方面和丰克管辖下的民用方面了。必须给予这方面或是那方面以优先权。战争的种种意外情况使我们有必要进一步集中和统一战时经济的管制和组织,以便为了作战目的比以前更有效地使用德国人民的经济实力。将来,全部生产力和人力必须在更大的程度上和更广泛的范围内予以运用,以实现军备的增产。为此目的,德国的战时生产必须由一个机构根据统一的命令进行指挥。为了推行这项政策,1943年9月2日公布了一项命令, 授与施佩尔新的权力。根据这道命令,德国经济部长应负责制订总的经济政策,负责解决有关对外贸易的问题,负责供应居民消费品,以及负责为经济部门提供资金,但是管理生产的大权都授予了施佩尔,他从那时起就成为177德国经济生活中左右一切的人物。德国经济部长在原材料方面和工业生产与贸易方面的职权,将移交给德国军备与军人生产部长。鉴于德国军备与军人生产部长的活动范围扩大了,他将拥有&ldo;德国军备与战时生产部长&rdo;这一官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