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唐朝定居指南全文免费 > 第9章(第1页)

第9章(第1页)

总之,唐朝的知识分子们不用学数理化外语计算机,全部时间都拿来读&ldo;语文课本&rdo;学写诗写文,所以各种典故文韵张嘴就来。您这个穿越者要是赶上行这种酒令就死定了,趁早认输,自罚三大杯把自己灌醉完事。

您如果天生争强好胜、怎么也不愿意认输,倒也还有一个比较丧失节操的办法,那就是学习史湘云大小姐,在同桌酒友提议行雅令的时候,掀桌大喊一声:&ldo;这玩意儿垂头丧气闷死人了!我才不行!我要行个简便爽利的!&rdo;

前面说过了,&ldo;律令&rdo;是要求斯文的妇女或者自重身份的文人经常行的,概括来说就是一群只喜欢动嘴和动脑的懒人。如果您是那种懒得动脑但乐意活动活动身体和嗓门的人,那么推荐您来行&ldo;骰盘令&rdo;。

&ldo;骰盘令&rdo;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用&ldo;掷骰子&rdo;的方式来决定谁喝酒、喝多少。这种酒令考验人的运气和手上技巧,对大脑容量要求不高。

说到骰子,您可能觉得再熟悉不过了:一个小小的正方体,六个面上分别刻有从一到六的点数,一把掷出去落定,哪个面朝上就计算哪个面的点数……没错,唐朝的&ldo;一种&rdo;骰子也是这模样,跟现代基本相同。不过,只是&ldo;一种&rdo;哦。

在唐朝最流行的三种棋类游戏:陆博、樗蒲和双陆,前两种的骰子都不是六面体。

&ldo;陆博&rdo;最古老,又叫&ldo;博&rdo;&ldo;博局戏&rdo;&ldo;六博&rdo;,这种棋的骰子叫&ldo;琼&rdo;,有十四面体的&ldo;琼&rdo;、十八面体的&ldo;琼&rdo;,甚至二十二面体的&ldo;琼&rdo;,看上去就让人眼晕得不行。不过汉朝以后&ldo;陆博&rdo;的&ldo;琼&rdo;就基本固定为五面体了,玩法相对复杂,这里不细说了。

&ldo;樗蒲&rdo;用的骰子共有五枚,称为&ldo;五木&rdo;,形状也很奇怪,大致像银杏,中间是正方形,两头是尖多面体。每只骰子都两面染黑、两面染白,有些黑面上还会雕个&ldo;犊&rdo;(小牛)图案,一些白面上则雕个&ldo;雉&rdo;(野鸡)图案。这五枚银杏状骰子可以掷出十种排列组合计数(计筹)。

&ldo;卢&rdo;:五木全黑,计为十六筹;

&ldo;雉&rdo;:两雉三黑,计为十四筹;

&ldo;犊&rdo;:两犊三白,计为十筹;

&ldo;白&rdo;:五木全白,计为八筹。

以上这四种称为&ldo;贵彩&rdo;,下面还有六种杂彩:&ldo;开&rdo;&ldo;塞&rdo;&ldo;塔&rdo;&ldo;秃&rdo;&ldo;撅&rdo;&ldo;捣&rdo;。玩樗蒲棋的时候,掷出贵彩的可以连着行棋、打掉对方的棋子自己过关。不过行酒令的时候又不一样,一般是拿两套&ldo;五木&rdo;,也就是十枚骰子一起掷,按掷出的彩数决定喝酒多少。由于大家都希望能掷出贵彩,一把出手、十枚骰子在盘碗里旋转不停的时候,大都会忍不住高喊&ldo;卢、卢、卢&rdo;或者&ldo;雉、雉、雉&rdo;,所以&ldo;呼卢喝雉&rdo;也就成了&ldo;樗蒲&rdo;甚至所有棋类游戏的代名词。

最后说大家都热爱的六面体&ldo;正常&rdo;骰子,这是唐朝最为流行的&ldo;双陆&rdo;棋戏使用的。&ldo;双陆&rdo;又叫&ldo;握槊&rdo;&ldo;长行&rdo;&ldo;婆罗塞戏&rdo;,大致汉末才从西域传入中原,后来一直流行了上千年。在唐朝,&ldo;双陆&rdo;的六面体骰子也基本固定为我们熟悉的样子:一点和四点染红色,其余点数染绿或黑。

唐朝人行酒令用这种骰子,一般是三骰同掷,掷出的贵彩有三种:&ldo;堂印&rdo;&ldo;碧油&rdo;和&ldo;酒星&rdo;。

&ldo;堂印&rdo;是指三个骰子的四点同时朝上,一片红彤彤、喜洋洋的贵气,就像宰相们议事的政事堂所用的大印一样。如果掷出了这种花色,掷骰子的人可以举杯请在座酒友们一起共饮满杯来庆贺。

&ldo;碧油&rdo;是指三个骰子的六点同时朝上,这是双陆骰中的最大点数,而且&ldo;六&rdo;谐音&ldo;绿&rdo;,所以染成绿色。这个花色也叫&ldo;浑六&rdo;,颜色和形状均与唐朝御史乘舆所用的&ldo;碧油幢&rdo;相似,是次贵彩,掷出&ldo;碧油&rdo;的人可以举酒杯随便挑选席中的三个人一起喝酒。

&ldo;酒星&rdo;则是三个一点朝上,一点都画得比较大嘛,就像星星一样,这个花色也叫&ldo;满盆星&rdo;。打出这三种贵彩的人都可以劝别人喝酒,打出别的杂花色就只能自己喝了。

怎么样,&ldo;骰盘令&rdo;简便爽利吧?不过对于天性豪放喜欢热闹的唐朝人来说,光掷骰子扯嗓子喊,运动量还不够大。真正能让大家把全身都活动起来,也把酒席气氛推向高潮的是&ldo;抛打令&rdo;。

&ldo;抛打令&rdo;,可以大致理解为类似于&ldo;击鼓传花&rdo;的一种行令方式,就是把某个东西,可能是花,可能是彩球,可能是&ldo;筹&rdo;,甚至可能是席上随便一件水果器具等,通过某种规则(不限于&ldo;击鼓&rdo;)在座上客人之间传来传去、抛来打去,最后落到谁手里,谁就要按规则作诗对偶、唱歌跳舞或者直接罚酒了。有时候连被抛打的东西都不必有,只要这个酒令能确定地从一位出席者传到另一位出席者那里就行。

在《唐朝穿越指南:长安及各地人民生活手册》的《贵族男子舞蹈文化》一节里,我们已经给您展示了一群大老爷们在酒席上天魔乱舞的景象,其实那些就很可能是&ldo;抛打令&rdo;的一种结果。击鼓传花乱丢东西的激动气氛,很容易导致大家兴奋过头开始手舞足蹈。所以抛打令的具体细则就不多说了,大家领会精神就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