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的午后,陈远站在码头的防波堤上,咸涩的海风卷起他深蓝色的冲锋衣下摆。他第三次核对手机导航,定位光标正闪烁在东经122°37的坐标点上——这座被当地渔民称为"迷雾岛"的无人岛,在卫星地图上呈现出不规则的锯齿状轮廓,像被巨兽啃噬过的饼干。
三小时前,他收到一封匿名邮件。发件人Id是乱码组成的"深海之瞳",附件里十三张模糊的照片让这位海洋生态研究员心跳加速:月光下的悬崖上,赤足女子倚着开满蓝紫色花朵的藤蔓,发梢滴落的水珠在月光下折射出奇异的光晕。最诡异的是背景中若隐若现的暗红色纹路,像是某种巨型生物游动时掀起的浪痕。
"陈教授,货舱第三隔板。"船老大沙哑的嗓音打断他的思绪。攀上渔船底层时,陈远的手电筒光束扫过成箱的冷冻海产,在某个角落发现用防水布包裹的登山装备。防水袋里除却专业攀岩绳、标本夹,还有本牛皮封面的野外摄影集,最新照片的日期显示拍摄于三天前的月圆之夜。
当渔船绕过第三块布满藤壶的礁石时,天际线突然被浓雾吞噬。GpS信号开始紊乱,陈远握紧装有卫星电话的防水袋,听见甲板上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穿米色工装裤的年轻女人正喘息着翻找救生圈,栗色长发被海风吹得凌乱,脖颈处隐约可见青黑色的血管纹路。
"能捎我去迷雾岛吗?"她举起的工作证在风中翻飞,陈远看清烫金字体"自然影像杂志社特约摄影师林夕"。这个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过十二篇珊瑚礁生态论文的名字,此刻却让陈远想起匿名邮件里那些照片——照片角落的水印正是这本杂志的标识。
引擎轰鸣声中,陈远注意到林夕背包外侧挂着枚造型奇特的金属吊坠,细看竟是放大版的蛇类齿骨。当渔船冲破最后一道浪墙,他看见岛屿北岸矗立着半座坍塌的灯塔,塔身爬满暗红色苔藓,在暮色中如同凝固的血迹。
"月圆之夜,涨潮时分。"林夕突然开口,指尖划过平板电脑上的卫星云图。陈远顺着她的手指望去,岛屿东南方海域正形成诡异的涡旋,这让他想起三天前收到的海洋环境预警——某支科考队曾在此区域记录到异常的地磁波动。
他们在断崖下搭起临时营地时,陈远注意到林夕对那片蓝紫色花丛异常执着。当她俯身拍摄时,冲锋衣下摆掀起一角,小腿处隐约露出鳞片状的光泽。陈远装作没看见,将镇静剂注射器悄悄藏进标本箱。作为研究海洋生物信息素的专家,他比谁都清楚某些深海物种的拟态能力。
子夜时分,浓雾中传来若有若无的笛声。林夕突然抓住陈远的手腕,她掌心渗出的冷汗让陈远心头一紧。"听。"她耳语时的气息带着淡淡腥甜,陈远这才发现帐篷外漂浮着幽蓝的磷光,那些光点正沿着崖壁上的藤蔓缓缓蠕动。
当第一缕晨光刺破雾霭时,陈远在岩缝中发现令人震惊的景象:成千上万只荧光水母嵌在珊瑚礁中,组成巨大的蛇形图腾。更诡异的是每只水母伞盖下都连着细如发丝的透明管线,延伸向岛屿深处的洞穴。林夕的相机此时发出急促的警报声,显示屏上的光谱分析图显示,那些荧光物质含有与人类神经递质相似的化学结构。
"它们不是普通生物。"陈远的声音在颤抖,指尖抚过岩壁上新鲜的抓痕。那些交错的血痕绝非人类所能留下,倒像是某种爬行动物用鳞片剐蹭出的痕迹。林夕突然举起三脚架,镜头对准洞穴深处:"看那里。"
陈远的瞳孔骤然收缩。在强光照射下,洞穴穹顶布满晶状体结构,折射出的光斑在地面拼凑出完整的星图。更骇人的是中央祭坛上,半截断裂的蛇牙还在滴落粘稠的液体。他的太阳穴突突跳动,那些液体散发的腥味与匿名邮件里照片的血腥味如出一辙。
暴风雨来临前的低气压让空气粘稠得能拧出水。当林夕提议前往岛屿西侧寻找信号塔时,陈远注意到她换了条紧身潜水服。在穿越红树林时,他瞥见她后颈处有块硬币大小的鳞状皮肤,在汗水中泛着金属光泽。
信号塔废墟里,陈远在控制室墙角发现本航海日志。泛黄的纸页记载着1943年某艘日本科考船的遭遇:船员们声称在岛上目击人面蛇身的怪物,当月圆之夜,整座岛屿会发出类似管风琴的轰鸣。最后一页的速写图让陈远血液凝固——那怪物脖颈处的鳞片纹路,与林夕吊坠上的齿痕完全吻合。
"你终于发现了。"林夕的声音在背后响起时,陈远猛然转身。闪电划破天际的瞬间,他看见她瞳孔分裂成细长的竖瞳,冲锋衣化作鳞片簌簌脱落,露出覆盖青黑色角质层的躯体。祭坛方向传来震耳欲聋的咆哮,整片红树林开始诡异地摆动,树根如同巨蟒的触须破土而出。
陈远在狂奔中摸到腰间的镇静剂,这是他为应对未知生物准备的最后手段。当第一支药剂射偏时,他看清追击者的真容——那是由无数荧光水母聚合而成的蛇形生物,头部是放大的女性面孔,正是匿名邮件照片里的林夕。第二支药剂擦过鳞片时激起青烟,陈远突然想起论文里记载的深海生物特性:某些物种对特定频率的次声波会产生致命反应。
他踉跄着撞进岩洞,背包里的金属探测器突然疯狂鸣叫。在祭坛下方三米处,埋着半截刻满符文的青铜管。当陈远将探测器贴近管壁,屏幕上的波形图显示出与海洋环境预警相同的异常频率。暴雨倾盆而下,洞外传来此起彼伏的嘶鸣,那些荧光水母正在雨水里膨胀成水母形态的怪物。
生死关头,陈远扯开防护服,将剩余药剂注入静脉。剧痛中他看见自己血液泛起荧光,与青铜管上的符文产生共振。祭坛开始震动,半截蛇牙吊坠从裂缝中升起,在暴雨中化作万千光点。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时,陈远在沙滩上发现了昏迷的林夕,她后颈的鳞片正在剥落,露出下面新生的皮肤。
三个月后的学术会议上,陈远展示着迷雾岛的生态报告。当投影切换到那张人面蛇身的生物照片时,观众席响起骚动。他故意略过匿名邮件和青铜管符文的细节,只在最后提到:"某些远古基因或许仍蛰伏在生物链中,等待被重新激活。"
散会后,清洁工在报告厅角落发现本无人认领的摄影集。翻开最后一页,月光下的悬崖上,穿米色工装裤的女人正在调试三脚架,她颈后的皮肤光滑如新,背包侧袋里露出半截青铜管,在月光下泛着幽幽青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