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哟,有什么新鲜事啊!”正在大家欣赏这秦歌的这首诗的时候,一个中年男子的声音传了过来。
“组长,你回来了,你快来看看,(14)班的秦歌又写新诗了,而且这次是英文诗。”大家一转头,看到是英语组组长张大江之后立刻兴奋的说道,然后张文琪就将本子给递了过来。
“瞧你们这兴奋样,看起来写得不错啊,我瞧瞧。”张大江将手上的书放在桌上,然后伸手接过本子看了起来。
大家都安静了下来,小心翼翼的看着张大江,想要看看他看完这首诗之后会有什么评论。
其实他们看了这首诗之后知道这是一首很好的英文诗,也都想发表自己的看法,但又怕自己说不到点上,所以之前也都没有进行讨论。现在组长回来了,张大江作为整个学校对英文最有研究的人,他们都想看看张大江对这篇诗歌的看法。
“这秦歌还真是让人吃惊,这英文的造诣不低啊!”看完之后,张大江开口道。
“组长,你快给分析分析啊!”
“是啊组长,分析分析。”
大家闻言,也都好奇的说道。
“好,那就分析分析,不过分析得不到位大家不要介意啊!”张大江看到这首诗也来了兴趣,当即答应了大家的要求。
“这首诗……有些怪,共十二行,不是商籁体,从韵脚上看也不像法国古典格律诗联韵体,但似乎又是两者的综合。而从单节看abba,cddc,effe,采用抱韵体形式。”
“全诗基本上采用的是抑扬格五音步,但诗的第三、四、五、六、八、十行中有一两个音步或没有重读或没有轻读。然而,这样的节奏安排不但没有破坏全诗节奏的统一,反而增添一些变化,使整首诗显得不那么单调。”
“而且,这样的变化更加突出了其它的重读音步下词汇的意义,尤其第十行中开头的murmur一词采用扬抑格更是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因为它是一个非常形象的拟声词,生动地刻画出了“你”年老时唠唠叨叨、喃喃自语的神态。这几处的格律变化,一方面营造出凄凉孤寂的情绪氛围,另一方面也是作者对诗中“你”的含蓄提醒:真爱稍纵即逝,莫等老时空抱怨。”
“再从押韵上看,全诗的尾韵是最常见的单韵,且单节按抱韵体abba,cddc,effe押韵。这样的押韵十分精致,表现出了诗歌正式和庄重,甚至有点圣歌的韵味,这说明了作者对于‘她’是多么的……想往……”
张大江不愧为都匀二中乃至匀城对英文研究最深的人,看了几遍秦歌的这首诗歌之后便开始滔滔不绝的分析起来,而且分析得居然很到位。
要是秦歌在这里的话一定会被惊得下巴都掉了下来,这张大江的英文水平也太高了。
也真是因为张大江的英文水平太高,所以以至于他讲了的很多东西就算是在场的英语老师们也是一知半解。
但这并不妨碍张大江要传达给他们的意思——这首诗,很厉害。
“……总之,这首诗真的写得很棒。”张大江最后开口,以此结束分析。
“啪啪啪”办公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嗨,对我鼓掌干什么,你们要鼓掌得对秦歌鼓掌啊!”张大江开口道。
“诗写得好,组长你分析的也很好啊,掌声应该给你。”
“是的,掌声也应该给组长。”
“呵呵,真拿你们没办法。”张大江摇摇头,无奈的笑着道。
“对了,我看到报纸上不是说那小家伙的新书不是17号上市吗?不如我们给他造造势,增加一点人气。”张文琪突然在一旁开口道。
“造势?怎么造势啊?”办公室里的老师们都疑惑的看向张文琪。
“嘿嘿,看我的,组长,借你的电脑用一下。”张文琪神秘的笑了笑,然后走到了张大江的办公桌前。
“你是想,把这首诗放到网上?”
大家都明白了过来。
“bingo,不过没那么简单。”张文琪回答,然后将电脑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