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海琼知道他们几个知青在火车上就坐在一起,当然也就相对更熟悉一些,就在一边默默的听。
发现严小雨对山上似乎挺有兴趣,她其实也很心动,看看等收拾利索了再找机会约着一起上山转转吧。
洗好衣服回到后院,晾衣服的绳子,六号宿舍旁边就有。
今夜看天气都不会下雨,两人就把衣服都晾上了绳子。
三四五三间宿舍还挺热闹,四、五号宿舍里,帮忙的男知青李伟和陈建国为了争夺谁先用扫帚都差点打起来了,三号宿舍那边则是向娇娇的哭嚎声震天响。
方芸和文珊珊住的是一号宿舍,奇怪的是,二号宿舍的两位女知青,程佳敏和崔桂枝从吃完饭就没见着人。
如果两人回了宿舍,这么热闹的后院都没把人吸引出来,只能说两人相当厉害。
殊不知两个一直没现身的女知青悄悄躲在窗后偷窥外面呢,以这种热闹程度,想吃瓜根本不需要开门走出来看。
洗完澡就很容易感到疲惫,严小雨和童海琼回了房间,发现霉味还是有一些。
但总不能开着门睡觉,于是把门和前面的窗都关了,后窗开了一半透气,想必这么高的院墙应该没人半夜爬过来干坏事吧。
只是夏日夜晚的蚊子确实有点霸道,尤其这里也算是山里,就刚才那一会,两人都被咬了不少包。
之前没洗澡还没觉得,现在就觉得身上哪哪都痒,看来驱蚊产品也得安排上。
不知道村里人是怎么驱蚊的,严小雨可不相信本地村民会去买那贵得要死的花露水,话说公社供销社都不见得有花露水卖。
在外面的嘈杂声和自己的胡思乱想中,缓缓睡去。
半夜被蚊子咬醒一次,被自己尿憋醒一次,其余都没啥问题。
严小雨一点也没有不适应新环境。
也不知道隔壁的热闹,昨夜是多久结束的。
严小雨又在活跃的思维里起了床,从布袋子里翻出新的牙刷和漱口杯,连牙膏都是新的。
童海琼也随后起了床,跟在严小雨身后出门洗漱。
两人都没有手表,并不知道准确的时间,不过外面传过一阵敲锣声。
似乎昨天听方芸提起过,早上第一遍敲锣是起床提醒,时间是早上六点,第二遍敲锣就是上工信号,时间是七点半,当然这是夏天的时间,到了冬天上工时间是八点。
第三遍是中午的下工锣,时间是十二点半,第四遍是下午的上工锣,时间是下午两点,第五遍是下午的下工锣,夏天时间是七点,冬天是六点。
每天这五遍敲锣都是专人负责的,看的就是挂在大队部的那个挂钟。
那估算着,现在应该是六点半左右。
从大队到公社,坐牛车是没有意义的,就那山路,坐牛车不如步行。
单边脚程,男人腿长走得快都得一个小时,严小雨觉得自己走路大概得八十分钟起步。
昨夜睡前和童海琼约好今天一起去公社置办缺的东西,今天得早点出发。
因为不知道今天什么时候能回来,赶不赶得回来吃中午饭,所以她和童海琼都没交今天的口粮,因此今天知青点的早饭也是没有她俩的份的。
前院厨房里,今天是程佳敏和崔桂枝煮饭,红薯糙米稀饭已经煮好,配着泡豇豆就是大家的早饭。
泡豇豆的原材料出自知青点的自留地,位置在知青点旁边。
方芸昨天零零碎碎交代了不少,其中还有一项是关于知青的自留地。
每个知青有一分地的自留地,知青点旁边的自留地刚好是一亩一分地,因此老知青的自留地就全在那里,老知青以前都是一起轮流打理一起收获,吃也在一起的。
新知青的自留地只能在别的更远处选,也可以自己找个边边角角开荒,这个下来自己跟会计钱贵明登记好就行。
老知青对于新知青要搭伙一起吃饭,会吃到老知青自留地里蔬菜这事,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想法的,只是才一天,没有暴露出来而已。
严小雨和童海琼听方芸说起的时候就秒懂,如果跟老知青搭伙一起吃饭,口粮可以交,但是他们自己的自留地都还没选,蔬菜肯定是没有的。
吃老知青自留地里的蔬菜就算是占了大便宜了,一顿两顿没太大事,但是天天吃,顿顿吃,不给个说法就不合适了。
所以严小雨和童海琼今天才想到暂时不和大家一起吃。
两人其实在考虑自己单独开伙的可能性。
别的不说,那道本地名菜折耳根,两人都是完全没有这个福分的,看老知青的样子,似乎那道菜还经常上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