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哦,那你是怎么发现的啊?&rdo;小七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继续问道。对于最后那一句,直接忽视不见了。
&ldo;摸索一下就知道啦,还能怎么样!&rdo;诸葛硕有些鄙视的看着小七说道。
&ldo;呵呵……&rdo;小七尴尬的笑了笑。虽然小时候下地干过农活,可是那时候是真的下去玩的,哪懂得总结经验技巧啊。现在看来,诸葛硕第一次下田表现这么出色确实是有原因的,居然能这么快就总结出经验技巧并且运用上去,也真的不错了。
回到家,刘氏和宋珊珊早就将饭菜准备好了,因为今天人比较多,所以摆了一桌在堂屋里,摆了一桌在院子里,而诸葛家的几个人,则窝在灶房里吃了一些。
桌子上有肉有蛋有青菜,这些大汉们忙了一上午,大概肚子都空了城。一锅饭,一桌菜分分钟一扫而空。小七端着碗夹了一些菜慢慢的吃,待她出门一看,干干净净的菜碗摆在桌上,大汉子们七倒八歪的坐在阶梯上的阴凉处歇息。
&ldo;你们吃饱了吗?&rdo;小七弱弱的问道。
&ldo;吃饱了,吃饱了。我们男人不像你们小姑娘,斯斯文文的。我们吃的快,都饱了的,放心吧!&rdo;一个大汉说道。
小七笑了笑道:&ldo;吃饱了就好!&rdo;然后继续自顾自的吃饭。
&ldo;怎么?饭少了吗?&rdo;刘氏见小七走过来,一把将他拉到角落,小声问道。
&ldo;他们说是吃饱了,我估计还差那么一点,哈哈……&rdo;小七笑道。
&ldo;哎!我们家的米也不多了,我也没办法。&rdo;刘氏说道。
&ldo;娘,别担心,一会儿我给你一个东西,你把它跟米放一块儿煮,做汤也可以,应该还可以撑几天。农忙之后,我去县城买点米回来。&rdo;小七说道。
&ldo;诶!好!&rdo;刘氏应道。
小七吃完饭便回了小竹屋,关上房门。偷偷从空间里拿了些薏米,茯苓和淮山出来,提了一袋子出来准备送给刘氏。
一袋子东西还是显得有些重,小七有点吃力。
&ldo;丫头,我来吧!&rdo;这时候一个五十多岁的大汉走到小七身边说道。
&ldo;好!那谢谢你了。&rdo;小七笑道。看着这人有点眼熟,但是小七又确定之前没见过,这人是谁呢?
小七跟在那人后边,只见他将袋子放在灶台上,对着刘氏说道:&ldo;妹子,这袋子里什么东西啊?这么沉!&rdo;
&ldo;丫头,这就是你给我煮粥的?&rdo;刘氏问道。
小七点了点头,说道:&ldo;对,暂时先用着,不够了再问我要。&rdo;
&ldo;哥,你还没见过咱家丫头吧?今天第一次见哦。&rdo;刘氏笑道。
小七心中一惊,怪不得眼熟咯,原来是舅舅。
&ldo;舅舅,不好意思哦,那天去你家都没认出来。&rdo;小七不好意思的笑道。刘氏这么一说,他才想起来昨天就去过他家了,或许是自己跟宋珊珊说话去了,也没注意到诸葛硕叫了舅舅没,刘哲也没在家,所以压根没认出来这人是谁,就只是觉得眼熟。再仔细看看刘氏和舅舅,这两人长得还真有点像。
&ldo;没事没事,你现在可是村长,了不得了呢!以后我们家哲儿可得多靠你照顾照顾。&rdo;那人说道。
小七不知道他指的哪方面的事,于是只是一个劲的点头应好。却不知一不小心被他舅舅下套了呢!
第二百二十四章县令有请
饭后几个人休息了一会儿,便继续干活了,一行人顶着烈日再次朝田野走去。
&ldo;小村长,这张大他们家的田还没犁田呢?怎么插秧?&rdo;一个大伯指着对面的一丘田问道。
&ldo;你叫上两个人,我们去借头牛,你们先把田犁了,其他人继续插秧。&rdo;小七说道。
然后大家伙各自散了,诸葛硕也跟了上去,留下的两个村民跟着小七一起去刘才义家里借牛犁田。
刘才义大病初愈,还有些虚弱,见着小七来了,很爽快的把牛车借给了她。小七交代他好生休息,便马不停蹄的奔往田里,加入了大家伙的队伍。
有了诸葛硕的经验,小七貌似真的轻松很多。原来什么事都是有方法技巧的,干农活也不例外。
不知不觉一下午又过去了,吃完晚饭,回到家,小七整个人都瘫软了。宋珊珊为她准备好了洗澡水,拉着她去泡了个澡这才感觉好了很多,只不过一张被晒得通红的脸是暂时恢复不过来了,大概过了这几天,整个人都得黑一圈吧!
看着宋珊珊在给她洗衣服,小七突然觉得好感动哦,有个姐姐在身边就是不一样。没过多久,诸葛硕也一身清爽的走了出来,看着他那模样,也好不到哪儿去。不过作为一个男子汉,再累他也忍者没哼出来。不像小七一样,坐在那里叫苦连天的。
&ldo;小七,要不明天你就别下地了,我一个人就行。&rdo;诸葛硕说道。
&ldo;不行,我得跟着,要不然以后怎么服众啊!&rdo;小七说道。说罢独自一人跑进了小竹屋,关上了门。
诸葛硕摇了摇头,这么犟的小姑娘还真不多。
到了房里,小七锁好门,然后进了空间,出现在了县城里的成衣铺。
时间来得刚刚好,掌柜的门关到一半,被小七堵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