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富户的钱粮没收过来,发散给那些傲傲待哺的贫民罢了。
洪江会起事逼近了,纪律也宣扬出来了。所谓&ldo;三刀六眼气&rdo;,是洪江会圈子里一种早
已订下的严重处罚,那是说,谁要背叛了洪江会,或者违犯了它的重要会规和纪律,就要被
刺上三刀,并且要现出六个眼来;即每一刀要有一个进的眼和一个出的眼。这种帮会的制裁
办法虽然从未听见真正实行过,但其残酷性足以吓唬乡下人,也能藉之维系其本身团结,作
用是很大的。
洪江会更将它的党徒按照部队的形式编组起来,乡村地域的区划,每十个壮丁编成一个
最小的单位;由洪江会的大头目就十人中指定一人做什长来统率。十个什长之上指派一个百
总;十个百总之上指派一个千总;千总之上还有统领等名称。起事前这个区域里洪江会的大
头目觉得党徒众多,一切似以准备就绪,又因秘密泄露,乃决定突然发难。发难的日期是非
常秘密的,一般人事先毫无所知,官厅方面当然更不知道。那天上栗市惊慌到来的时候,即
是洪江会的头目们正在下达集合的命令。这个命令的要点,大致是指示各什长、百总和千总
召集部属,配带各人已有的武器,按时向指定地点集合,并向指定地点行进等等。第二天清
晨我们三个小孩在文家店铺、门口所看见的农民队伍,也就是依据命令集合起来的一支。
这支造反的队伍究竟用的是甚么名称,其领导人物又用的是甚么头衔,这是一件传说纷
歧的事。只知龚春台确是这次起事的首脑,乡间称之为洪江会大头目或大统领,据说他曾出
过一些布告,但这一点我已找不出可靠的根据来。
龚春台不过是洪江会萍浏区域的大头目,并不是整个洪江会的最高首领。洪江会的大首
领是哥老会的马福益。龚春台的造反计划是将各处集合起来的会众,一起集结在浏阳南部的
某个地点,由他统率着浩浩荡荡的杀到浏阳县城去。他心目中大概以为占领浏阳县城是一件
轻而易举的事,他设想只要占领了浏阳县城,将造反的旗帜高高树立起来,散布在各地的洪
江会就会闻风响应。
一九○六年夏秋之间,湘赣交界一带地区发生旱灾,十月间这一带的人民已感觉米珠薪
桂,人心颇有浮动。龚春台就利用这种饥荒情况,号召党徒,说打下浏阳县城,没收富户的
钱粮,大家才有饭吃。据说他的队伍中还有一些挑着箩筐的穷苦人民一同行进,准备打下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