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党改组方案起草委员会,陈独秀先生便是其中之一。十一月十五日,孙先生又召集高级干
部会议,讨论九人起草委员会所拟订的改组方案,并推举胡汉民和汪精卫为改组宣言的起草
委员。一九二三年一月一日,国民党发表了第一次的改组宣陈独秀先生过去与国民党人士来
往较多,也与他们有过不少争执。他被孙中山先生指派为九委员之一,显系具有促进国共关
系的重要意义。但他一直以客卿自居,不愿对国民党内部问题多表示意见。后来,他又被中
共中央派到莫斯科为出席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的中共代表,因而并没有参加改组方案的
最后制订工作。
在国民党方面,孙中山先生总是处于先知先觉的地位,他那时对联俄容共的政策,主张
最为坚决,兴致十分浓厚。但他的追随者们,并不同他一样,表面上虽然是一片附和,骨子
里却有不少的怀疑。国民党中的右倾与左倾思想同时存在,有的惧怕联俄容共,会招致列强
的反对,不利于国民党在政治上的发展;有的认为苏俄既有意与孙中山先生合作,就不应再
与北京政府谈甚么外交;有的认为联俄是可以的,容共则颇具危险性。种种疑虑,不一而足。
张继是国民党内当时联俄容共政策的积极支持者。
一九二二年十一月五日,他还带了孙中山先生致越飞的亲笔信,由上海到北京去与越飞
晤谈。但他主要是希望苏俄能经由外蒙给国民党以军火援助,仰国民党能在北方发动反北京
政府的军事行动。等到他从越飞方面确知他的计划一时无法实现时,他对联俄容共政策的热
心就开始冷淡下来了。
一九二三年初,越飞因回国道经上海转赴日本之便,在上海与孙中山先生数度晤谈,结
果公布了一九二三年一月二十六日的有名的孙、越联合宣言。
这个宣言主要确立了国民党政权与苏俄政府的关系,同时也是孙中山先生的胜利。越飞
同意共产组织甚至苏维埃制度事实上均不能引用于中国,并表示完全支持孙先生的革命;这
些都是孙先生所衷心欢迎的。广东政局恰在这时发生变动,一月十五日陈炯明退往惠州,通
电下野,国民党人士正在兴高采烈地作重返广州的打算。孙、越宣言的公布,更足以壮其声
势。
已移往北京的中共中央,当时正忙于指导职工运动,不仅没有参预孙、越的谈判,而且
事前也毫无所闻。我们在报上读到这篇宣言之后,觉得其中&ldo;共产组织甚至苏维埃制度事实
上均不能引用于中国&rdo;的措词,含有否定中共作用的意义;而且越飞和马林未得我们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