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每人都有步枪。我立即去找任这个讲习所主任的毛泽东,要求他的协助。我向他指出他
所掌握的部队在武昌城内是人数最多的,应以一小部分担戒严任务,大部集结为策应各方的
机动部队。毛泽东最初还以农运学生的枪支破旧,子弹缺乏,训练不足为虑。等我告诉他,
现在战事紧急,不特农运学生要参加战斗,连我们自己在必要时都要到前线去拚命。他知道
事态严重,也就欣然负担起我所交给他的任务。
接着,我还和他谈起夏斗寅的叛变,对湖南有甚么影响的间题;据他看如果夏斗寅能够
迅速的被解决,湖南大致不会出甚么岔子的。后来,事实竟出乎这个以熟知湖南情况自命的
毛泽东的意料之外,而有马日事变的上演。即此一端,足见当时我的那些青年朋友,聪明如
毛泽东者,看法都是何等的天真?
我一整夜都在不停的工作,情绪的紧张,使我忘了疲倦。我对那些连夜赶往前线的军官
们和政工人员们予以鼓励;我要求他们将能调动的力量,都集中到前线去,不必顾虑武昌后
方防务,并要求他们一致听从叶挺的指挥,争取全面的胜利。我率领着那个湖上园的卫队排
和一些临时给我调动的少数部队,利用着汽车,亲自巡逻各处,考察各要道的戒备情况。这
样,秩序渐告安定下来了。风声鹤映笼罩下的武昌之夜,也就渐趋于安静。
十八日,我继续忙碌着,不停的利用军用电话分别与在前线指挥的叶挺等人密切联络。
我告诉他们武昌城及周围戒备坚强,土豪劣绅们已不敢乘机蠢动,其他各方的情况,也是与
我们有利的。借以鼓励他们坚决作战。通往前线的各交通线,我也督促着工农群众,竭力维
持其畅通无阻。所以前线所需要的供应和人力,因得着源源不绝的接济,是不虞缺乏的。
十九日清晨,叶挺在武昌以南二十余公里的地方,用全力击溃了夏斗寅部。夏部狼狈向
鄂东逃窜。叶挺部因武汉防务空虚,遵国府命令,停止追击,集结在武昌以南的要地,准备
应付其他可能发生的叛乱。由于夏斗寅部的迅被击溃,他的同路者均暂时偃旗息鼓。武汉又
恢复了兴高采烈的气氛。
我这个并无任何名义的自动投效者,一时被武昌的同志们认为是武昌的临时总司令,对
这次战事有过重大的贡献。十九日傍晚,有些国民党籍的军官从前线归来,向我祝贺;认为
如果没有我居中策应,前线的胜利,也许不会这样迅速的。我结束了我在武昌所建立起来的